翻新时间:2023-05-06
《鲸》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它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种类、进化过程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鲸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当然是感兴趣的,但如何避免将常识性课文上成常识课,是设计教学的难点。教学介绍知识为主的课文,不仅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要让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知识的,进而学习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学生在读一遍后,往往觉得他什么都懂了,课文再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颇有“耐心”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会被刻板的教学程序所消解。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获得切实的言语训练,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开课,我先以故事激趣,故事大意是:龙王要举办鱼类大赛,鲸却不能参加。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思考:鲸为什么不能参加鱼类大赛?以此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如“鲸不是鱼类”等;接着我问学生还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鲸的知识,诱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迫切想了解这种动物的心情,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自学之后,我又设计了“小组讨论学习”这一环节,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合作汇报。不规定汇报的内容和形式,就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们用他们最擅长的本领、最喜欢的方式来交流汇报,读一读、讲一讲、画一画、演一演……真是各显神通。交流、讨论实际上就是在口语交际,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积极地说、认真地听,并且能够吸纳别人的见解,促进自己思维的前进。
学完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蓝猫淘气问答赛”,一人扮蓝猫提问,其余学生扮淘气抢答,巩固所学知识。在结束课之前,我又创设情境“将今天的知识介绍给你的家人或邻居小朋友听”,并让学生演练。这样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总之,这节课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以老课文实践了新课标的要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下跳棋
-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 吃哈根达斯
- 第一次鼓起勇气
-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 笔袋
- 告别一年级
- 小花洒
-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 我也是宝贝
- 金海滩
- 我的神奇朋友
- 颜色的语言
- 桃花落了
- 袖珍姑娘
-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观沧海》简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