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教中有悟,不亦乐乎──《鲸》教后反思

教中有悟,不亦乐乎──《鲸》教后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2

教中有悟,不亦乐乎──《鲸》教后反思

《鲸》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介绍“鲸”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的说明文。课文很简单,学生能很快地掌握课文内容及相关的说明方法,如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说明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该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一、查资料,探索鲸的世界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首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鲸的相关资料,对鲸的各个方面有充分了解,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查的资料非常丰富,他们的资料已充分证明鲸是哺乳动物,很快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上课时,我让他们进一步交流并用一句话把他们资料中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告诉给大家。孩子们的汇报面之广已远远超出课文内容。有的孩子查到了鲸的不同种类,并通过图片说明须鲸与虎鲸的区别。有的孩子查到了鲸的史祖,并对鲸的史祖的生活状况展开讨论……

二、巧板书,理清文章线索

然后我板书了课题《鲸》。板书时我把题故意写成两条“鱼”的形状,带孩子们进入海洋世界。课题《鲸》也写得很大,经观察孩子们说出鲸的一大特点──“大”。这也是第一自然段的关键。按照这样的方式我让孩子们迅速在课文中找出鲸的其他特点并上台板书。不一会“鲸的演变”、“鲸的种类”、“鲸的食物”、“鲸的呼吸”等就出现在黑板上了。

三、放手读书,自读自悟

接着同学们自由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找出各段中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第一个孩子说他喜欢学习“鲸的睡眠”部分,因为他喜欢睡觉。

于是喜欢睡觉的孩子都和他一起朗读这一部分。学习“鲸的演变”这一部分时孩子们在课文中找出了鲸的生活痕迹:从陆地到浅海再到海洋。

学习“鲸的食物”这一部分时我让女孩子读须鲸部分,男孩子读齿鲸部分,这样突出了须鲸的温柔,齿鲸的凶猛。学习“鲸的呼吸”时我出示了两个剪纸:一个是又粗又直的纸条,另一个是又细又高的,“聪明的渔夫”──孩子们一下子记住了鲸喷出的水柱并由此学会辨别鲸的种类。

在教学此部分时我穿插让学生说出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想象发挥

最后我让孩子们选一个自然段用笔画出他们喜欢的鲸的样子,必须让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哪个自然段,是鲸的哪个特点。孩子们都画得很好。大部分孩子画的是“鲸睡觉、“鲸呼吸”、“鲸的种类”。对于比较难于用画表示的“鲸是哺乳动物”,有个孩子先画了个大大的鲸,然后在它身下画了个小小的鲸,非常形象。在画“鲸的食物”时,有的孩子在鲸的前面画了许多慌忙逃命的小鱼小虾,画面生动有趣。

本课后的作业是写一篇《我是某某鲸》的小作文,作文中要说明鲸的相关特点。

五、反思

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课前充分查阅了资料,所以我本以为他们难以理解的部分如“鲸是哺乳动物”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看孩子们的画也知道他们已经学懂了这篇课文。教学中有些不足之处:如在学文与找写作方法部分有些脱节,留给孩子们画的时间也不够,对较难画的段落没有充分指导。

通过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以为较枯燥的说明文也能让孩子们乐学、愿学,看来只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就能让各种类型的课文变得生动并容易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关注甲型h1n1流感
爱祖国.爱家乡
最难忘的……
黑色的星期天
我的小秘密
妈妈,宝贝在呼唤您
童年趣事
妈妈,谢谢您!
我的课余生活
我最爱的喜羊羊
放学路上的快乐
读《神秘岛》有感
那个深夜
我得到了关心
最关心我的人
基于汽车文化进高校的价值分析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非法避税审计刍议
社会化电子商务背景下团购网在线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职业院校中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
浅议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配置对策研究
商用汉英语言文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几点随思与总结
电子商务对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研究及策略探讨
浅析世界先进工程公司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
探讨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大型国有企业诉讼管理工作浅析
论国际贸易中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
新疆社会组织内部建设情况研究
网络商务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学设计之一
《琵琶行》课文导读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提要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学设计之二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教学设计之二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之一
《琵琶行》诵读提示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之二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背景知识
《琵琶行》写作背景
《琵琶行》词语解释
《寡人之于国也》词语古今异义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