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落花生》教学札记
儿童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都带有情绪化色彩。布卢姆在提出其学校学习的模式时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情感因素陪伴着认知因素而出现,并且在教学中,情感不只是作为手段促进认知教学,而且还作为目标来促进整个教学活动。
我们的小语界同仁也日益意识到:传递知识不再是教学的目的,真正的教学应是以情感为依托和手段,充分地、最完善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已把人文性定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语文教学的人文化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学生、教师与文本真真切切的对话获得将是无穷无尽的感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想学习”的内在情感因素,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该是流淌着情感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如教完《落花生》一课,向学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成了代表“苹果”和“花生”两方,展开三次辩论。第一次讲自己的好处;第二次说对方的不足;第三次谈当今社会为什么需要“苹果”和“花生”这样的人。此时,学生思维的火花递发出来,他们纷纷说出许多精彩的辩词。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小脸涨得通红,辩论达到了高潮,呈现出一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辩论的气氛。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到:人要注重外表,但更要注重对社会的作用。这样的三次辩论,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懂得了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人才,当今社会“苹果”、“花生”两种人都需要。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教师在辩论中,已不仅仅再以“解惑”为己任,而是以指导、帮助、服务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人身份主动投入到辩论中去。
教师在新型的课堂上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策略,不断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总之,教学内容只有被教师心灵化,然后才能在学生心中真正地活起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对老师说
- 废旧扑克做盒子
- 我是好孩子
- 借书
- 奇了怪了
- 春天的色彩
- 海狮表演
- 做梦
- 我长大了
- 合作
- 夜晚的江滨公园
- 放假了
- 搓“猫耳朵”
- 好玩的海洋公园
- 坐车
- 浅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和建议
- 企业并购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剖析
- 浅谈应付账款审计目标及相应程序
- 政府审计成本控制探析
- 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得及其审计
- 浅谈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 提升商业银行内审质效的思考
- 政府绩效审计之和谐发展
- 商业银行实施绩效审计业务探讨
-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 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问题的思考
- 浅析审计结果的处理处罚
-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的修订
- 集团公司内部往来业务审计的启示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 《司马光》教学设计2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1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2
- 《失物招领》教学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 《哪座房子最漂亮》一
- 《自己去吧》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2
- 《自己去吧》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