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选择这样的文本,初衷也许是仅仅出自于自己的感动和对作者喜爱。所以初次备课也仅仅在关注“母爱”。
第一次试教时发现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后,得出文中母亲爱得深沉、伟大、壮烈的结论。当时,我突然有种“空虚和害怕”的感觉。试想,当我们把母爱理解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母亲是否已经远离我们?母亲不在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真实存在;母爱也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母爱被空化、泛化、伪化。于是再次细细品读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对母爱有了重新的认识:瘦弱但坚强,辛苦却忙碌,贫穷但不吝啬。作者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语言和事例来体现着母爱的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儿子如何才能无憾人生。文中四句那么朴实而又简单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母亲。“瘦弱的、疲惫的、龟裂的、忙碌的”体现着母亲的付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就这一句话,为儿子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大爱无形呀!
叶嘉莹教授说“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可贵的还在能掌握作品中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本质,从而自其中得到感发。”所以,在感悟文本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抓住能以点带面的“文眼”后,用“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三个关键句分别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对比。对比感悟,对比读,反复读。一层层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慈母的形象淋漓尽致,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打上烙印,由此学生的生成一点一点地加深,最后引出母爱究竟是什么。将家庭境况,母亲的艰辛与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希望放在一个矛盾却又和谐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让学生反复地,用各种形式去读,不管是分角色,还是个人读或是齐读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一种无痕的指导,不露声色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中人物对话。学生内心感情的涌动在老师的鼓舞下变成了读和说,使整堂课充满了生气与激情。
但是当我们读书时,总停留在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同样在上课时,老师与学生的认识不协调时,也失去了这节课的意义。如何让课堂更和谐,如何让师生的和谐从表面转化为实际,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再逢中秋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观察
- 时间都去哪了
- 黄山导游词
- 可爱的小猫
- 观察豆子
- 我的蝈蝈将军
- 因为选择不同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胜似亲人
- 颐和园导游词
- 养蚕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