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3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有感
【案例】
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述了巴迪在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后,受到妈妈的赞扬,于是兴奋而又焦急地等待爸爸回来……下面是我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从文章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巴迪在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的?
生:我从第4小节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看出他在焦急等待。
出示句子: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学生齐读句子。
师: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方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自由读读这段话,仔细体会一下。
(学生读书,体会。)
生:这段话让人觉得等的时间很长。
师:你怎么感受出来?
生:作者把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个写出来,没有直接说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似的。
师:你有一双慧眼。能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吗?(生朗读)一刻钟并不长,但对巴迪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形容时间过得很慢的词?
生纷纷回答: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师:是啊,巴迪尝到了“度分如年”的滋味了。继续读书,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每一个时间词语后面都用了句号,也表示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
生:一个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段漫长的等待。
师:讲得真精彩,语言很有诗意!这句话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之外,还有什么感受?
生:还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得很着急,好像在不停看表。
师:想一想,望眼欲穿的巴迪在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会做些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着。打开大门,伸长脖子张望。打开窗户,探出身子眺望……
教师出示经重新组合的句子,引读──
七点,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一刻,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巴迪就这样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一直到──(生读)七点,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巴迪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都已经──(生读)七点一刻,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此时的巴迪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一直到──(生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等待使心情更加焦急,等待让人感觉时间更加漫长。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多么妙啊。大家可以在作文中把这种方法“偷”过来哟。请把这一段读一读,再体会一下。
(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反思】
阅读教学不光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同时,还要让学生领悟思想内容是怎样借助语言表达的。本课教学,我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咀嚼词语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本是平淡的,但当它们连续叠加在一起使用时,就承载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学生通过咀嚼词语体验到了巴迪等待父亲时望眼欲穿的心理感受。
二、推敲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推敲标点符号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个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段漫长的等待”是学生揣摩出来的个性化感悟,不是通过聆听教师讲解所能得到的。
三、想象画面
阅读教学应该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语言,而这需要通过想象来实现。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围绕“焦急的等待”来展开想象,再巧妙地结合重新组合的句子进行引读,达到了理解语言和把握意韵的融合。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没有对语言的深入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木。语文教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表达方法(它们犹如散落在草丛里的珍珠,要靠语文老师用心去找寻)作为训练点,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只有这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语文的大厦方可“巍巍乎高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包饺子
- 快乐的端午节
- 勇敢的他,倒霉的他
- 端午节包粽子
- 如果我是一棵树
- 有趣的燃烧
- 快乐的六一
- 参观消防大队
-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 天空
- 可爱的蚕宝宝
- 我喜欢的小英雄
- 我是一棵大树
- 游记
- 水淹七军
- “法律与文学”:主旨、方法与局限_法学理论论文(1)
- 公司的社会责任初探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改革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北方冷季型草坪秋季如何管理
- 土耳其的法律体系
- 论律师会见权_法学理论论文(1)
- 斜向法初论_法学理论论文(1)
- 园林机械在园林绿化养护上的应用
-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
- 浅谈如何加强绿化施工管理
- 志愿服务立法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农产品连锁经营问题和对策分析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_法学理论论文(1)
- 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程序
- 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永生的眼睛》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永生的眼睛》训练素材
- 《永生的眼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永生的眼睛》范文习作
- 《花的勇气》重难点分析
- 《花的勇气》老师语录
- 《永生的眼睛》写作指导
- 《花的勇气》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永生的眼睛》趣闻故事
-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爸爸的味道
- 《永生的眼睛》考点练兵 积累篇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
-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责任
- 《花的勇气》趣闻故事
- 《花的勇气》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