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二00六年我参加了八道江区进修学校组织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我的参赛课是《圆明园的毁灭》。
上午结束讲课后,脑中便不停地回放着课上的情景。认真反思这节课,我想到了许多。如:问题提出后,如果再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对课文理解得可能会更透;在学习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如能多请几位学生朗读,一定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等。如果说这节课还有点滴优点的话,我想那要归功于沿江小学四年二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表现首先消除了我的疑虑与担忧,让我更加自信。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记得在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昔日景观时,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地与同桌交流,有个学生还甚至回答:我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看到了狮子林茂密的树林。在问学生:“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中,你会想些什么?”时,有个学生饱含感情地说:“我非常痛恨那些侵略者,他们在我们的国家肆意胡为;我也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他们──,我现在一定发愤学习,等到有一天──”言为心声,我想如果以后这个学生有机会到圆明园一游,一定不会忘记曾经上过的这一课,以及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慨。对了,课上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小插曲。正课完成后,有个小男孩轻声问我,课件中的图片和音乐是怎么制作并呈现的。这让我突然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对现代科技了解得还比较少,虽然多数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但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还有待思考。
通过这节课我还体会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师间的合作和同伴互助。在一节优质课的背后,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提问;每一笔看似不经意的板书,不知要凝聚多少老师的汗水和智慧。
其实细细想来,作为一名教师,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平常的日子是最多的。如果每名教师在日常的每节课中,都能精雕细琢,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每一节课精雕细琢,但如果我们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精神,潜心钻研教材,并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课,虽不是一道精美的大餐,却也算得上是一盘可口的居家小菜了。
这些,便是我这节课所想到的,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火警演习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学捉七
- 游响石山风景区
- 一堂写作课
- 一条鱼儿的旅行
- 老师就像园丁
- 第一天上学
- 春天悄悄来了
- 打工记
- 读《伤仲永》有感
- 写作课向我们走来
-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电风扇和取暖器
- 《水浒传》观后感
- 会计估计存在的问题与审计对策
- 确立舞弊审计的研究
-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九种违规形式及审计对策研究
- 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及其规避
-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重构的探讨
- 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
- 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
- 当前效益审计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走向选择
- 新审计文化的塑造与国家审计的发展
- 谈谈我国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的几个要点
- 整合审计资源—扩展审计功效的战略举措
- 试论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
- 审计新问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内容及方法
- 中国审计市场动力转换分析
- 《芦花荡》说课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说课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说课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