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二00六年我参加了八道江区进修学校组织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我的参赛课是《圆明园的毁灭》。
上午结束讲课后,脑中便不停地回放着课上的情景。认真反思这节课,我想到了许多。如:问题提出后,如果再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对课文理解得可能会更透;在学习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如能多请几位学生朗读,一定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等。如果说这节课还有点滴优点的话,我想那要归功于沿江小学四年二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表现首先消除了我的疑虑与担忧,让我更加自信。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记得在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昔日景观时,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地与同桌交流,有个学生还甚至回答:我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看到了狮子林茂密的树林。在问学生:“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中,你会想些什么?”时,有个学生饱含感情地说:“我非常痛恨那些侵略者,他们在我们的国家肆意胡为;我也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他们──,我现在一定发愤学习,等到有一天──”言为心声,我想如果以后这个学生有机会到圆明园一游,一定不会忘记曾经上过的这一课,以及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慨。对了,课上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小插曲。正课完成后,有个小男孩轻声问我,课件中的图片和音乐是怎么制作并呈现的。这让我突然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对现代科技了解得还比较少,虽然多数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但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还有待思考。
通过这节课我还体会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师间的合作和同伴互助。在一节优质课的背后,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提问;每一笔看似不经意的板书,不知要凝聚多少老师的汗水和智慧。
其实细细想来,作为一名教师,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平常的日子是最多的。如果每名教师在日常的每节课中,都能精雕细琢,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每一节课精雕细琢,但如果我们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精神,潜心钻研教材,并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课,虽不是一道精美的大餐,却也算得上是一盘可口的居家小菜了。
这些,便是我这节课所想到的,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小猪猪”
- 找妈妈
- 鹦鹉
- 登山
- 我的二战之莱特湾之战
- 棉鞋里的阳光
- 大扫除
- 聪明的鸡妈妈
- 心愿
- 潮州
- 校运会
- 我爱我家
- 上铁力滑雪场
- 学滑活力板
- 我的妹妹杨小夜
- 探讨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对策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 加强化学实验中心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辨析调式简明方法
- 运用心理策略 优化教学环节
-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 巧用历史口号 盘活历史教学
- 利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 浅谈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的施教方法分析
- 也谈语文教学有效的教
-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章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 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探究
-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
- 《练习6》教学设计之二
- 寿镜吾先生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
- 《北京》综合资料
- 古树下的梅花鹿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三味书屋》练习设计之一
- 《三味书屋》说课设计之一
- 《我们的教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三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 《我们的教室》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