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二00六年我参加了八道江区进修学校组织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我的参赛课是《圆明园的毁灭》。
上午结束讲课后,脑中便不停地回放着课上的情景。认真反思这节课,我想到了许多。如:问题提出后,如果再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对课文理解得可能会更透;在学习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如能多请几位学生朗读,一定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等。如果说这节课还有点滴优点的话,我想那要归功于沿江小学四年二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表现首先消除了我的疑虑与担忧,让我更加自信。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记得在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昔日景观时,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地与同桌交流,有个学生还甚至回答:我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看到了狮子林茂密的树林。在问学生:“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中,你会想些什么?”时,有个学生饱含感情地说:“我非常痛恨那些侵略者,他们在我们的国家肆意胡为;我也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他们──,我现在一定发愤学习,等到有一天──”言为心声,我想如果以后这个学生有机会到圆明园一游,一定不会忘记曾经上过的这一课,以及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慨。对了,课上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小插曲。正课完成后,有个小男孩轻声问我,课件中的图片和音乐是怎么制作并呈现的。这让我突然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对现代科技了解得还比较少,虽然多数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但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还有待思考。
通过这节课我还体会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师间的合作和同伴互助。在一节优质课的背后,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提问;每一笔看似不经意的板书,不知要凝聚多少老师的汗水和智慧。
其实细细想来,作为一名教师,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平常的日子是最多的。如果每名教师在日常的每节课中,都能精雕细琢,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每一节课精雕细琢,但如果我们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精神,潜心钻研教材,并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课,虽不是一道精美的大餐,却也算得上是一盘可口的居家小菜了。
这些,便是我这节课所想到的,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航模比赛
- 自我评价
- 试飞
- 我爱我自己
- 我们放飞小飞机
- 试航模
- 我
- 我
- 试飞
- 好吃的西瓜
- 我
- 我们爱小飞机
- 我
- 我们喜欢的小飞机
- 日记的实例二
- 自传的种类
- 自我鉴定的特点
- 简历的概念
- 个人写作的作用
- 简历的格式
- 读书笔记的概念
- 自我鉴定的作用
- 日记的实例三
- 鲁讯自传
- 简历的特点
- 读书笔记的种类
- 自我鉴定的概念
- 读书笔记的作用
- 个人写作的特点
- 培养学生自信、声情并茂地歌唱
- 论学艺先做人—听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讲座后感
- 浅析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与实践
- 我国舞蹈文化传承与舞蹈教育
-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 焦金海筝曲探讨
- 关于河南梆子剧研究
- 谈歌唱的意识和感觉
-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 论琵琶在乐队中的表现色彩
- 浅谈造访欧洲中心的音乐之都
- 谈扬琴初学者应怎样打好基础
- 电声音乐“电子音乐与电脑音乐
- 印象派歌曲《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历史影响
- 论高等师范院校民间舞的优化教学
- 《假如》教学设计与反思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与反思
- 《日月潭》教学设计与反思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 《北京》教学设计
- 《欢庆》教学设计2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2
- 《北京》教学设计2
-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 《称赞》教学
- 《丑小鸭》一文案例反思
- 《阿德的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