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也只能捉田地里的害虫,他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来谁也帮不了她,正当蚜虫得意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标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的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启发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3、流利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鼓励学生多说,进行发敬思维训练)
2、老师特别喜欢棉药,可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长了许多蚜虫,哎哟哟……棉花姑娘很难受,怎么办呢?
3、学生自由发言想办法。
(启发学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4、棉花姑娘自己是怎么做的,它的病好了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30课《棉花姑娘》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全文。
2、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一句一句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减字。
3、自读第二遍,找出要求会认生字,用“——”画出并大声读几遍,记住字音。
4、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放手让学生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共享)。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哪些字很你以前已经认识,从什么地方认识的?
(学生的认识水平有差异,很多同学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已经掌握很多汉字,同时给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
2、重点指导认读容易出错的字:“治、啄”是翘舌音。
3、小组合作学习。
(1)分析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2)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3)给这些字找朋友或用这些字编顺口溜或小故事)
4、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交流师生评价、订正。(这段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边读边体会内容,并标出自然序号。
2、开火车读全文,大家评一评,读得好不好。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并找出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4、仔细观察前三幅图和第四幅图,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先仔细观图,再自己阐述)
5、棉花姑娘病好后长得什么样?她会对吃蚜虫的七星瓢虫说些什么呢?
(拓展思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句式练习
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
五、质疑问难
六、分角色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赶花》有感
- 读《巴尔扎克的手杖》有感
- 真正的美——读《居里夫人传》后感
- 上帝太爱他们了
- 一种无法相比的毅力──读《向生命挑战》有感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让爱永恒——读《那声“爷爷”》有感
- 读《瞧,这群俏丫头》有感
- 观电影《开国大典》有感
- 花儿努力地开
- 读《皮皮鲁和419宗罪》有感
- 一个“篮球女孩”的遭遇
- 可爱的奸雄
- 读《大瀑布的葬礼》有感
- 读《红岩》有感
- 浅谈戏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与分类初探
- 中小学并校:政策与策略的再认识
-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学前儿童外语教育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 创新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德育
- 浅谈思维文化因素在中国工艺美术起源演绎中的作用
- 雕塑创作中的语言及感受
- 儿童美术才能的发现与培养
- 关于幽默广告的修辞格赏析
- 详述策展和策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 实行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之我见
- 农村义务教育中职业教育内容的渗透
- 儿童才艺教育:好奇和热情最重要
- 中国传统艺术论
- 《画》 教学设计一
- 《画》 教学设计二
- 影子
- 我多想去看看
- 雨点儿
- 静夜思
- 比尾巴
- 小小的船
- 阳光
- 《画》 教学设计一
- 《画》 教学设计二
- 《画》 教学设计三
- 爷爷和小树
- 画
- 《画》 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