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点评
《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教学设计,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案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设计完“顶峰歼敌”这一部分,老师估计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第五段。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安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的设计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设计运用课件,通过放映录象,把学生带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教学设计中也处理得很好。例如:在学习“顶峰歼敌”这部分时,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象画面整体感知,再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光辉形象,然后自由读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去品读体味。最后,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有感情朗读。通过读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还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选一个镜头配上动作边读边演。整段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让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吴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陈老师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背诵第五段,至于怎样背才能记得牢:一是抓住重点词、二是通过想象画面。这体现了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记得住。设计让学生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英雄形象,还安排了学生对五壮士说心里话这一环节,无疑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迁移。教语文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过程。学生内化语言的过程就要靠读悟积累的。
六、作业的布置也十分灵活
学完了这篇课文,吴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不但给学生留一个学习的空间,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如果能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高中下生的发展更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奶奶
- 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
- 我的家庭小乐园
- 我快乐我成长
- 女儿的病,妈妈的心
- 特别的爱
- 记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人
- 我的妈妈
- 我想对妈妈说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我和小狗
- 我的妈妈
- 朋友
- 我的姓名
- 母亲
- 米兰·昆德拉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叙事姿态的比较研究
- 重读萧红:论漂泊者的生命体验与慷慨悲歌
-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与后现代教育观
- 新时期文学的粮食情结
-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乡土意识
- 试析对法学专业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几点思考
- 简论英美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及其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
- 试析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策略
- 试析《雨王汉德森》与贝娄的犹太文化意识
- 浅论在探究中学习理论
-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 试析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践与探索
- 浅析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 浅谈理性的史诗——黑格尔与美国现代文学
- 《凡卡》句式变化
- 《凡卡》例题解析
- 《凡卡》写法提示
- 《凡卡》重难点精析
- 《凡卡》词语造句
- 《凡卡》分段段意
- 《凡卡》课文题解
- 《凡卡》佳句赏析
- 《凡卡》中的细节
- 《凡卡》教材分析
- 《凡卡》课文内容分析
- 《凡卡》课文导学
-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 《凡卡》写作特点
- 《凡卡》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