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草原》一文“矛盾”释疑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现举例分析如下: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3、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一天
- 介绍航天英雄杨利伟
- Prepare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为春节做准备)
- 我的哥哥
- Two Britihday Gifts(两件生日礼物)两篇
- May pen pal(笔友)
- 学生是否谈恋爱
- My Teacher(我的老师)
- Future Robot(未来的机器人)
- My Teacher(我的老师)
- Teacher(我的老师)
- how to be learn为题写英语作文
- A Tree(树)
- 给Lucy写一封信
- My brother(我的哥哥)
- 油画艺术的主客观色彩转换
- 澳门美术扫描
- 分析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学院14%
- 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
- 论雾凇泼墨画与抽象美
- 谈巴蜀书法奇才蔡永成
- 浅论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
- 持之以恒的教研活动与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
- 小议民间美术的进展
- 油画艺术的色彩运用思索
- 论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
- 巴蜀书法奇才蔡永成
- 论美术行业经济投资价值
- 对油画构图艺术剖析
- 海派文化在油画艺术的体现
- 《童年的发现》重难点分析
-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二
-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一
- 《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精解篇
- 《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分析篇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童年的发现》重点字词梳理
- 《儿童诗两首》重难点分析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素材
- 《童年的发现》趣闻故事
- 《童年的发现》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梳理
- 《童年的发现》老师语录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