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张骞与丝绸之路
在古城西安玉祥门外的大庆路上,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带着满载丝绸的骆驼商队,正缓缓西行。这是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丰功伟绩的纪念和歌颂。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首脑人物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谁料,他比演员更引人注目,满剧场的人都把眼光盯在这件从来未见过的丝袍上。当大家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后,又是高兴,又是羡慕。此后,身着中国丝绸锦绣,成了罗马上层人物高贵和权力的象征。中国的丝织品是怎样到了欧洲的?这要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汉代西域指今日河西走廊以西的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地区)。
张骞(公元前?~前114年),陕西汉中成固(今城固)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从此,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正式开通。通过这条横贯亚洲大陆古代东西贸易通道,从公元前2世纪到9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希特霍芬首先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后来在这条通道上陆续出土了中国汉唐各朝的大量丝织品和其它文物。
“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不完全固定,也非一条。其中以自喀什西南行的路线,通往印度、西亚乃至欧洲,最为重要。喀什古称疏勒,按当地语意即为“丝绸集市”。两汉时期,中西亚和欧洲尚未掌握育蚕取丝技术,经丝绸之路不仅大量贩运中国的丝织品,同时也大量西运蚕丝作为丝织原料。
公元2~3世纪,蚕桑技术传到今新疆和田地区。在屋于来克遗址留存绘有蚕种传入故事的画板。民丰遗址留有当时的桑树(已枯死)。据藏文《于阗史》记载,中原地区的蚕桑技术曾传布到今克什米尔一带。公元6世纪,波斯派遣使者沿“丝绸之路”到中国学习丝绸技术。后来,中国的蚕桑技术又传布到拜占庭和阿拉伯等地,罗马和拜占庭多以服用中国丝绸为贵。沿“丝绸之路”出土的汉、唐丝织物品繁多,制造精美。丝绸的组织和纹样对世界各国的丝织生产有重大的影响。通过这条通道,西方各国的农作物、玻璃、海西尔(呢绒)等也传入我国。丝绸之路历经隋唐,不断开拓发展,从西汉直到明代,延续了1500余年。张骞也因开拓“丝绸之路”有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4年,张骞在长安去世,葬于陕南,墓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博望乡的饶家黄村,但张骞则以“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名传千古。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娃娃鱼的遭遇
- 一件委屈的事
- 想象的自述
- 假如我有一朵七彩花
- 一件神奇的乐器
-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 今天没有作业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的梦想
- 可乐瓶子的旅行
- 未来的旅游
- 我理想中的学校
- 逛智能商场
- 未来的我
- 小鸟的祈求
- 海峡两岸商事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1)论文
- 单方商行为法律适用原则探析(1)论文
-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之归责原则分析(1)论文
- 商业秘密法律特征的再认识(1)论文
- 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一)
- 分析析药品实数化管理的问题
- 网络中路由器的应用与配置
- 机器人与PC机的无线通讯研究(一)
- 音乐教学中计算机应用价值分析
- 基于PLC控制的船舶轮机员安全报警系统
- 浅析“换偶自由观”之值得商榷的地方(1)论文
- 关于CPU现状及发展趋势
- 基于FX2N –32MR可编程控制器的自动装箱生产线控制系统(一)
- 基于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的开题报告
- 民商证据制度改革探究(1)论文
- 《匆匆》相关链接
- 《匆匆》句子赏析
- 《匆匆》读后感
- 读《匆匆》有感
- 听《学弈》后的感想
- 谈《学弈》一文的教法
- 读《匆匆》有感
- 《匆匆》课文导读
- 读《匆匆》有感
- 《匆匆》到底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 《匆匆》结构分析
- 《匆匆》中心思想
- 《匆匆》写作特点
- 朱自清生平简介
- 来去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