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7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内容,正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古代文学,导入课题
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
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水调歌头”、“西江月”、“清平乐”……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明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全词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阅读课文。要求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写了些什么?
1、自读。
2、指名朗读。
三、引导细读,理解词意
古代的诗、词,语言很精炼,内容却很丰富。阅读时,不能像阅读一般的文章那样,一看就懂,必须反复的阅读、思考、吟诵,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容。
阅读古代的诗、词,不仅要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更要弄清作者所描写的情景。
1、阅读1、2句:
这首词,是写作者在农村所看到的情景。
作者首先看到什么?他心里想了什么?
(那一家人居住的房屋虽然是矮小的,但是周围的环境却是很美丽的。)
2、阅读3、4句:
接着,作者看到什么?他又想了些什么?
(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亲昵地交谈着。他们交谈些什么呢?)
3、阅读下片:
白发翁媪亲昵地交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的,作者根本听不懂。作者又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上去询问他们,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作者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的情景,终于明白了。
请同学认真地阅读下片,想一想,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
4、回读全词:
阅读古诗、词,还要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怎么样?
(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作者在农村中,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继续品味“醉”字。)
四、背诵、翻译
五、欣赏插图
课本的编者根据词意,画了一幅插图。请大家认真地观察,进行欣赏,也可以对插图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六、作业
1、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2、书面翻译全词。
3、收集有关的材料,想一想,一个伟大的词人为什么羡慕居住在农村的人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揭题
在四年级的时候,同学们学过了一首毛主席写的词──《卜算子·咏梅》。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古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是古代词中的一种,它的格式是怎样的呢?大家学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自读初悟,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词。并想一想,这首词写的谁?
2、指名朗读。齐读。
3、提问:
学生答后,板书:
白发翁媪
三、引导细读,深刻理解词意
1、提问,讨论词所描写的主要情节:
作者知道“白发翁媪”是谁吗?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
(谁家)
这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交谈些什么吗?
(他们用“吴音”在交谈。)
2、追问,讨论理解词的主要意思:
作者听不懂他们所交谈的内容,也没有上去进行了解。但是,作者猜到了他们所交谈的内容。大家再细细地阅读全词,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交谈些什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从词的1、2两句中,可以知道:我们虽然住的是低矮而小的茅房,但是周围的环境是很美丽的──小溪从我们的屋旁流过,岸上草木青青。从词的下片所写的内容,可以知道:我们还有三个勤劳而又可爱的儿子呢!这些都是作者观察了周围的情景,猜想出来的。)
3、深问,体会翁媪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对白发翁媪居住在这样自在的农村,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里感到怎么样?
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他的心情又怎样?
四、反复诵读,背诵全词
五、翻译全词
一天下午,天气没有中午那样炎热了。我一人走到村旁去散步。忽然,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他们的茅屋前,亲切地交谈着。他们说的“吴音”,我一句也听不懂。我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只得站在远处看着……
我向他们的周围看了看,猜到了他们交谈的内容。他们虽然居住在低小的茅屋里,但是周围的景色是美丽的。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有三个勤劳而可爱的儿子。这怎么能不使他们高兴呢?
我呆呆地望着……
六、比较欣赏
出示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引导比较,找出《清平乐·村居》的特点。
(“清平乐”有上下两片;上片每行的字数不等;上下片的韵脚是变化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后感“一年级的小豌豆”
- 找春天
- 读《三十六计》
- 秋天的草坪
- 下雨了
- 雨
- 乘飞机
- 啊,无情的地震
- 下雪了
- 啊,无情的地震
- 读《我爸爸》后感
- 看《功夫熊猫》有感
- 去公园玩
- 天上的云
- 参观动物园
- 小说《偷书贼》的读书心得书评
- 保先教育第三阶段整改总结
- 镇上半年政法综治工作小结
- 乡镇上半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自查总结
- 女工工作总结(推荐)
- 关于上半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汇报
- 收获的季节—**市五一黄金周工作总结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优秀书评
- ***小学**年教代会工作总结
- 秘书技能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 工商局上半年总结
- 餐饮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学习“八荣八耻”工作总结
-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 县委2XX*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 焦作经验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启示
- 得忘之间:语言、形象、意境
- 农村信用社如何参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
-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 《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评介
- 试论创新的根本
- 试论科研经费的管理
- 论教育财政的三级本质
- 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
- 历史哲学:深化社会发展哲学研究的新视角
- 也论会计政策
-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 我国财政风险研究
- 民间资本的开发机理与风险控制
- 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分配的财政支出政策选择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解读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案例及评析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案例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换一种问法──《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后记
- 课后思──《我们的民族小学》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后记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片断赏析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片段
- 《我们的民族小学》案例反思
- 想象的翅膀在长大──《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杂谈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反思
- 利用有效方法 诱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