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努力营造多彩的课堂──我教《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快,接着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这首词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画面感极强。仅用“读诗句”、“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的诗词四步教学法进行固定化设计,难以使优美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让学生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也就更难以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我们只有采用多种的教学形式,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才会创造出灵动而有生趣的课堂,才可以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让诗意在课堂飞扬。
乐:课伊始,让悠扬的古琴声把学生带入情境,给学生创设一个恬静的田园氛围。伴着乐声,教师范读,使学生初感全词;伴着乐声,学生品读时描述心中意象,助学生展开想象;伴着乐声,学生诵读全词,让学生心中也涌动着喜爱田园生活的审美情趣。精神在乐声中自由徜徉,情感在乐声中不断升华……
演:“醉里吴音相媚好”是本篇词作的“留白”处。抓住这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老头儿和老伴儿三两杯酒下肚,微带着醉意,话开始多了起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词意和课文所提供的画面来演一演。教师则可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进行难解词语的点拨指导,如“无赖”等。通过表演让学生在动一动中读懂词句的意义,让表演成为学生内在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
唱:学生读懂全词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吟唱此词。让学生通过自由编曲,古词今唱的形式唱出对词的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
写:写是本课课后要求之一。在充分诵诗全词后,让学生把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是学生对文本的二度创造。在写的过程中学生走入词人的内心,体会辛弃疾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以“乐”、“演”、“唱”、“写”等教学活动来感悟如画般的词《清平乐·村居》,有利于使画面立体起来,激起兴趣;有利于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展开对话;有利于学生走进作者的心里,产生共鸣;有利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营造出多彩的课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个值得回忆的人
- 给老师的建议书
- 一节有趣的语文课
- 难忘的辩论会
- 鲸的自述
- 我有用武之地了
- 我是小小推销员
- 赞我神舟,爱我中华
- 秋天的颜色
- 我的读书故事
- 秋天的树叶
- 家庭趣事
- 这一次,我哭了
- 雨
- 家乡的竹林
- 不容忽视的教学环
- 翻译标准在争论中的发展
- 化学学习评定及其策略
- 加强对中国土地的财政调控研究
- 隐喻与翻译Metaphor and Translation
-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 简析新公司法的一人公司制度(1)
- 论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的失误
- 试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1)
- 汉英语言差异和汉英的翻译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 化学新教材与现代教育理念
- 创设学习情景 促进科学探究
- 中英文商标的命名与翻译
-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
- 《桂花雨》教学设计8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一
- 《梅花魂》教学设计二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二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三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2篇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一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2篇2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桂花雨》教学设计9
- 《窃读记》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