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文本细读,吃透教材──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反思
教师要能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巧妙地调整教学程序,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自已的引领下开展各种形式的相互学习协作帮助,共同提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综合分析的探究学习。
如果打算不让自己成为“照本宣科”的老师,就不得不做一件事情: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调整教材是教师的权利,教师可以调整教材。不过,任何一份正式发行的教材往往经过了大量的设计和开发,这些教材可能遗留了一些缺憾,但总归有一些可取的优势。教师在调整和改换教材时,首先需要充分“吃透”、“利用”这些教材。
下面,我以自己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教学反思。
课文围绕骆驼队,回忆了小英子童年的几件事。为了让学生走进这些童年的回忆,我通过抓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作为我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落实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训练点定格于描写这几件事的段落当中,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画面,从而进行落实。
文章中有一个细节,描写童年的林海音和爸爸讨论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童年的浪漫与诗意,成人世界的现实与理性,在这样的描述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打算怎样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设问引起了学生思维的警觉,孩子们表现了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在这节课上,有过多次这种真诚的师生对话。师生心灵的舒展,思想的灵动,又使课堂变得深刻而丰富。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听了“如何吃透教材”的专题讲座,沈老师运用了一系列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畅谈了关于“吃透教材”的有效内容。我学习之后,有了深深的感受: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并明确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及要求,对教师能更快地进入教学状态起到了促进作用。
沈老师讲如何吃透教材,其中提到一点是“细读文本、诠释文本”。我针对这点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文本细读”正是语文教师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人格的重要路径和平台。
教师只有首先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而不是被教参、教学设计集萃之类的参考书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才能实现自己的“在场”。文本细读首先关乎的是教师自身做为一种专业人格的存在。套用一句哲语,“我读故我在”。也因此,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不在于老师一定要读出多少“人之未见,人之未发”。
那么,教师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呢?我的感受和体会是:
第一,你用多少自信、多少毅力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你就有多少自信、多少毅力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要实现文本细读,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
第二,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
第三,你有多种姿态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活在文本中”,是你可以选择的一种进入姿态。你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千万次地问”,是你可以选择的另一种姿态。进入文本,你不再轻信、不再迷惑、不再被她忽悠,在文本的言语之流中,你总是时不时加以打断,你问:这样言述究竟在言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言述?为什么只能这样言述?用意何在?启示何在?
第四,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
对于“吃透教材”,我切记着沈老师的友情提示:“教材内容丰富,要求不宜提高;教学思路清晰,贵在质朴自然;安排课堂练习,切实打好基础;改革考试评价,准确把握难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海底世界
- 参观新百大厦
- 我们的“军事基地”
- 我家的小狗
- 五元钱
- 王老师的小宝宝
- 我去解鲁璐家做客
- 快乐的星期天
- 可爱的小金鱼
- 清洁
- 日记一则
- 第一次收信的感觉
- 我看曹操
- 公园里的鹦鹉
- 搭错车
- 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有乾坤
- 关于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体会
- 试论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 试论关爱对心理障碍者的调适作用
- 关于高校食堂经营方法之探索
- 关于新时期高校“真空传播”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转变
- 关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整体设计初探
- 试论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有机结合
- 没有重量的空间
- 试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简论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关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探究
- 关于职业学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与策略分析
- 试析评价中心技术的研究综述
- 试析筹城乡建设下的湖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评析
- 从学生的组词看生活的变化──《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随笔
- 《哪座房子最漂亮》词语造句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片断与反思
- 《哪座房子最漂亮》难句讲析
- 《哪座房子最漂亮》近义词反义词
- 不是孩子的错──《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 图文紧扣 授文悟“道”──《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后记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修改及反思
- 《哪座房子最漂亮》课前透视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片断及评析
- 在体验中快乐,在探究中发展──《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反思
- 《哪座房子最漂亮》情景演示
- 让孩子体验成功──《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片断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