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记一节冷汗直流的语文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记得陈大伟教授在指导我校观课议课活动时,就建设观课议课和谐氛围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授课教师上的课非常成功,我们应该感谢他为我们作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如果授课教师上的课不成功,我们更应该感激他,因为他“牺牲”了自己奉献了了一个可供谈论的话题。(本句话纯属听后记,如有失误,以陈教授原话为准。)今天,我对这句话更加认同,因为我也“牺牲”并“奉献”了一回。
一、对导入环节的处理
课始,我要求学生阅读《小学生学习报》上一篇习作《有趣的小时候》,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童年回忆的兴趣,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由于情节简单有趣,许多同学在阅读时都忍俊不禁,接着和同桌交谈感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回顾与审视:
但总体回顾这一课时,我发现阅读《有趣的小时候》这篇文章环节的设计弊大于利。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笔调朴实纯真,语言有如梦境,所描写的童年情境既清晰又朦胧,有着女孩子特有的细腻感触;而《有趣的小时候》则是一位调皮的高年级男生的习作,语言直白风趣,叙事令人捧腹,有种孩童的恶作剧。这两篇文章对比,后者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可是,就是这种贴近与共鸣。冲淡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疏远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反思: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与短期效应,而应该把它放到全课教学的大环境中去,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起码,不能起反作用。
二、对作者童年趣事教学的处理
本课时中,我对作者回忆的四件趣事“看骆驼咀嚼、谈铃铛的作用、想为骆驼剪毛、追问骆驼去向”处理得既无趣又无味。
回顾与审视:
师:请大家读“看骆驼咀嚼”一自然段。
生读。
师:骆驼或“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答:骆驼丑、安静,作者傻、天真、幼稚。
师:请你带着这种印象再次读课文。
生读。
师:还有哪些事也给你留下了这种印象?
小组合作后,生依次汇报后三件事。
在这个无趣的环节中,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情景感悟有如水上浮萍。讲趣事,却没有从“趣“字出发,抓住学生生活与作者经历的类似点来引起互动兴趣。如,在教学“看骆驼咀嚼”时可以问学生:“童年的你有没有看什么发呆的经历?”教学“谈铃铛的作用”和“想为骆驼剪毛”时问学生:“童年的你有没有如此新奇的、与众不同的想法?”等,然后让学生带着与文本碰撞的火花阅读课文。
反思:
从学生的感受与兴趣出发,拉近学生与文本,特别是时间久远文本的距离是课堂上教师应发挥的主导作用之一。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漠视与主导作用的缺失使学生不但没有感受到作者童年的趣,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而且让课堂气氛一度陷入低迷。
三、对升华主题环节的处理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深深留恋,语言更加含蓄优美。我只用全班齐读结束了教学。
回顾与审视:
没有基石的铺垫,教学大厦摇摇欲坠,结尾主题也由预想的升华变成了颓废。学生懒懒地读着,像“给日本人支差”一样“配合”教师“光荣”完成了教学。
反思:
唇亡齿寒。到这里,本课时教学已经“无边落木萧萧下”了,我也“不尽冷汗滚滚出”了。下课的铃声懒洋洋地响起,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使课堂与学生“春困”?是教学设计的缺陷,是教师备课的粗糙,还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带着感动出发
- 超越极限
- “谢谢”
- 杯家四兄弟
- 在自然中生活
- 带着感动出发
-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 沉默的大多数
- 人生无极限
- 每当存亡的时刻
- 人之常情
- 浸泡过的陈山楂
- 好奇心
- 灭鼠联盟致人类的一封信
- 请迷茫走开
-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1)
- 集团战略与多元化经营目标研究(1)
-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1)
- 关于幼儿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智慧来源问题
- 浅谈新理念下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数学教材的开发研究
- 浅谈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 浅谈新手型幼儿教师教学用语童趣化的探究
- 新贸易理论及其技术和制度因素(1)
- 法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思路——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简介(1)
- 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提高策略
- 浅谈如何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 以内容型激励理论透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因
- 对幼儿教师生命的反思
- 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研究
- 论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
- 《影子》教学设计2
- 《影子》教学设计1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4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6
- 《掌声》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2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5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