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从实在的园子走向精神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及简评

从实在的园子走向精神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及简评

前几天,我有幸听到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课──《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我第一次听到,听说是一篇新课文。它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短文以“爱”为核心,以“趣和乐”贯穿在祖父的园子里,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幸福、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写得至真至纯。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通过问题把握整体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本书《呼河兰传》,这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这本书记录了……今天所学的选自第三章,读题──《祖父的园子》。

师:课文预习了吗?读通顺了吗?

生:读通顺了。

师:真好!有谁带着问题去读的?

生: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生:发生了什么事?

生:祖父是什么样的?

师:你们的想知道的太多了,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就有方向了,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细读品味,感知园子的形象

1、学习第二节和第十三节: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多媒体出示:

这是一个( )园子。找找课文哪两节写的?

生:2、13节。

⑴ 品读第二节:

出示: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师:你们读读,在作者眼里这个园子是怎样的?

生:在作者眼里是充满奥秘的。

生:是充满知识的。

生:是鸟语花香的,那里有各种动物。

师:都有些什么呀?

学生交流。

指导朗读。

接下来,教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园子充满生机、五彩缤纷,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想想画面,感受我在园子里的快乐。

⑵ 品读第十三节:

师:在“我”眼中,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出示: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鸟飞了……”

生:在作者眼中,这还是个“自由”的园子。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自由“?

学生交流。

抓住句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愿意……就……”等,体会萧红文字的活力,通过指名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来感受园子的自由,读出“我”的自由。

2、学习第三节──第十二节:

师:刚才我们捕捉到了“我”和祖父生活的自由,好好读读3~12节,找找最吸引你的画面。

学生交流。

师:“我”干了一件什么傻事?

生:把韭菜当野草割了,却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

师:祖父看到了会怎样?

生:祖父对着“我”笑。

师:从祖父的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对“我”的疼爱。

生:祖父也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师:“我”能在这个园子里这么自由,是因为?

生:祖父的爱。

师小结。

三、拓展链接,深化园子形象

师:读到这里,为什么萧红念念不忘祖父、园子,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生:这还是个充满爱的园子。

生:还是个温暖的园子。

师:萧红直到最后也忘却不了,她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生:她不是忘却不了黄瓜、蝴蝶,而是忘却不了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温暖和爱。

师:是啊,萧红用她的笔书写着这份爱,这份自由……

师:同学们,课前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生:萧红现在在哪里?

师:萧红于1940年写完了这部小说,1942年就去世了。

生:那园子现在还在吗?

生:现在的园子怎么样了?

生:……

师:你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请课外去读读萧红的书吧,老师向你们推荐《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呼河兰传》第三章、《呼河兰传》尾声这几本书,相信你们读后一定会知道的更多。

【简评】

一、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指引学生阅读探究的方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阅读探究之始。在上述教学实录之中,学生对课题进行了一番阅读预测之后,即产生了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然而此时,学生对自己该往文章的哪个方向进行探究,需要集中心智探究课文中的什么问题等等,仍是比较茫然。探究除了需要兴趣作支撑之外,更需要理性来指明探究的方向。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在作者眼里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课中,教师始终围绕“这是一个( )的园子”开展教学活动,寻求到了阅读的切入点,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去阅读去感悟,这样,学生以主体去进行阅读探究,使得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二、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着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这个引领者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细微变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师生应该享受课堂,在课堂中得以发展。上述课堂教学中,当讲到“想怎样,就怎样。自由,谁不向往,可以无拘无束……”时,教师指名一位女同学起来读课文,可她没有读好。就在这时,教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和她并排站着,左手扶着女同学的背。这一小小的举动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了这位学生的紧张心理。最后以请别人帮助她读,她评读这样一个过程,使得这位同学有了台阶下。教师巧妙地转化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这样通过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好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想象,去体会萧红在祖父园子的童趣。课堂显得那样和谐、自然,听完一课,就象欣赏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三、以文本为基点,适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本课教师在课尾尝试以文本为基点,链接相关的篇章,让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中点,或者是另一个中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可以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各自的探究性阅读的对象。对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应当以课内为主,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相配合,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人才的培养,光注重知识的积累是很不够的,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重视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开展课外阅读,正是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智胜老师
乞丐
假如……
不了“情”
感谢"马丁"帮我完成了心愿
0的联想
成长的苦与乐
秋天的颜色
走进秋季
时光
隆重的欢迎仪式
开学第一天
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
失败是成功之母
朋友
小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会长工作报告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
2011年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建筑系办公室期末工作总结
申报“优秀班集体”材料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工作
全镇小学期中质量抽样检测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暑期实践前期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诚信考试,诚实做人”主题班会总结
初二英语组工作总结
春团总支工作总结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贪污受贿性质之界定/陈小林刑法论文(1)
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缺陷及其重构/欧锦雄刑法论文(1)
仲裁协议的实质内容\效力解释与认定机构研究
偷税罪新论刑法论文(1)
论想像竞合犯
警察的荣幸刑法论文(1)
试论我国刑法第129条中的严重后果刑法论文(1)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性质研究
绵山清明,彰显传统文化底色
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之探析/向隆鸣刑法论文(1)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让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高地
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静夜思》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
《翠鸟》教案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案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借生日》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方案
《雪孩子》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