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晏子使楚》拓展资料
【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西周时立国,大约在今湖北荆山一带。后来楚国不断扩大势力,占据了长江中游,后又灭越国,占江、浙,先后于湖北的丹阳(秭归东南)、郢(江陵)和河南的陈(淮阳)安徽春(寿县)建立都城,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消灭。
【春秋末年】
“春秋”这一历史时期的称呼来自《春秋》一书。《春秋》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相传最早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也称《左氏春秋》。这本书后来由孔子进行了整理修订,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教材使用。这本书记载了由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了解这一段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典籍资料。对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现在人们说法不一,但一般都倾向于以周幽王之子平王宜臼继位的公元前770年为始,至周敬王44年(公元前476年)为止。“春秋末期”即指这一时段的后期。
【柑橘】
柑,一种果树,属常绿灌木,开白色小花,果实扁圆形,成熟后为黄色。其果肉甜多汁。橘,亦属同一类果木,柑橘指柑、橘、橙、柚等,属同一种类的水果。
【抛砖引玉】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
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一大夫莫傲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向他问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趁势夺城。
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躁,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铒,不怕它不上钓。”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樵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
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山,并无兵士跟随。绞侯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柴草的越来越多。
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楚军又来了,吓得没命地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围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晏子】
名婴,字仲平,夷维(山东高密)人,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00年之前。晏子于齐灵公26年(公元前556年)任齐卿之职,历经齐灵公、庄公及景公三代君主,堪称“三朝元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果园
- 拔河比赛
- 我
- 三八妇女节
- 看蝴蝶展
- 美丽的秋天
- 可爱的小狗
- 聪明的大白鲸
- 校运会
- 老师
- 我
- 我的家
- 小狗花花
- 假如
- 我
- 安全工作安排
- 2012信访工作要点
- 2012检察工作思路
- 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
- 度工作小结工作展望
- 学校党委工作安排
- 安全工作思路
- 工作展望
- 乡镇工作谋划
- 移动公司工作思路
- 公司工作展望
- 公安工作谋划
- 县委组织部工作谋划
- 学校宣传工作要点
- 纠风工作思路
- 民主化的陷井——关于民主化的几点思考
- 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西著东译与本土化研究
- 从国家到人民:公民社会与它的治理功能[1]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
- 盘点中国基层民主
- “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综述
- 渐进改革的新动力——从“化整为零”到“合零为整”
- 现代音乐永远是:你去挑战观众,让观众挑战你
- 政治民主化道路的长期性和艰难性
- 居民自治中的三维体制构架
- 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
-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 党内民主与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分析
- 邓小平关于民主和法制思想
- 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
- 《要下雨了》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打电话》教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 《画风》说课稿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钓鱼的启示》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 《泉水》教案
- 《阳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