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0
《晏子使楚》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来表演《晏子使楚》这个故事,谁愿意来?
(这时,学生纷纷举起了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师:下面,就请李伟扮演晏子,学彬扮演楚王……下面的同学是导演,由我们大家共同来导演这场戏《晏子使楚》。
(学生表演。)
(我轻声地说:“你们表演得真不错。”这时,表演的学生信心大增,表演得更起劲了。)
师:学彬同学表演得真好,把楚王演得活灵活现。(这时,学彬高兴地乐开了花)
(表演的学生乐在其中,观看的学生津津有味。)
【反思】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作”能成为语文教学中高效的辅助手段。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在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中“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表演就是“做”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学生成了“主角”,教师成了“配角”,这种形式既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表演正是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为了表演好,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必须读好“剧本”课文,必须将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故事的情节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就自然产生了,对课文内容也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我要学”的意识被唤醒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次次的尝试表演中,对课文内容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动物运动会
- 抓蛤喇
- 借钱
- 我爱家乡的黄桃
- 我的一家
- 乐在其中
- 活泼可爱的小黄猫
- 喜羊羊与灰太狼——头条新闻
- 大自然的神奇
- 一棵长着耳朵的树读后感
- 一次拔河比赛
- 摸蛤喇的趣事
- 喜羊羊与灰太狼——寄生虫
- 喜羊羊与灰太狼——拯救太阳
- 第一次坐过山车
- 要重视当前宏观调控中的区域矛盾-公共政策论文
- 论施工企业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能
-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加强与审计效能的提高
-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学习心得
- 对人力资源审计的认识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评课
- 自然资源审计思考
- 略论中国的管理问题-公共政策论文
- 提高学习能力是事关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 提高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效能
- 协作审计:提高审计效能的途径
-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公共政策论文
- 探析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的成效及意义
- 政府审计维护粮食安全的依据及路径选择
- 论公共性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实现-公共政策论文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观潮》第一课时
- 《太阳》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A
-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 《翠鸟》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她是我的朋友》
- 《观潮》第二课时
- 《观潮》
- 《四个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