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由学生的问题入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梦想的力量》。昨天晚上,我已经把教学的流程烂熟于心了。我有一个比较得意的导入:先让大家谈谈对梦想的理解,然后谈谈自己的梦想,由此谈到课文中“谁的梦想是什么?”这样,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谈,更有感受。更重要的是,我想将学生的个人的梦想和瑞恩的为别人的梦想在最后作一个比较,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上课了,等学生一分钟演讲完了之后,我就要开始进入新课了。就在这时,右边第一桌的一个小男孩把手伸得高高地,长长地,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老师,我有问题!老师,我有问题!……”这可是我们班最爱钻牛角尖儿的小张同学了,每次提出的问题都古里古怪的,算了,请他起来说,没准把课都砸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继续我的开场白。
可那只小手一直不肯放弃!
这时,我脑海里浮现出前几天刚刚从温州培训中学到的:以学生为本,顺学而教。尽管我的设计不错,但现在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看法,为何不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呢?这不是违背了教学的规律吗?……
“张望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有问题。课文的第8小节写到‘挖一口井得要2000元’。2000元是个不小的数目,为什么美国政府不出钱,而让一个小孩子去筹钱呢?”
怎么提这么个问题?至少说明他没有仔细阅读课文,第一,课文讲的是加拿大男孩瑞恩的故事,而不是美国。第二,在预习的过程中,这位同学还没有感受到瑞恩的这份爱心。但我不能马上就这样批评他,否定他!
于是我把问题抛给了其他同学:“同学们,你们觉得他提得问题有道理吗?”
大家有的说有道理,有的说不同意!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对也好,错也好,得讲出理由来。那好,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这篇课文,然后,发表你的观点。”
有了这股较劲儿的力量,同学们的得都特别认真。很快,手都举起来了。
“现在,赞同这位同学观点的请举手!”全班只有三双手。
“不赞同的请举手!”除此以外的手都举了起来。“那你们有什么理由呢?”
“老师,课文讲得很清楚,瑞恩是自己愿意拿出钱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是啊!这就是瑞恩的——”
“梦想!”
“政府完成有能力出这份钱,但这是小瑞恩的一份心意,一个梦想,难道有错吗?”
这样的导入,尽管没有了预设中的清晰、明了,但它从学生中来,到文本中去,又回到学生中去。学生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阅读期待更强烈。阅读兴趣更浓厚。同时,也在讨论中,更好地体会到了瑞恩的那颗爱心。尽管走的路不同,但可谓“殊途同归”!
这就是教学中的生成!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班的三大书法家
- 杨马大战
- 我的好妈妈
- 不要伤害小动物
- 家有电脑乐陶陶
- 冬天来了吗
- 爸爸的脸
- 幺舅回来了
- 在邻居家做客
- 保护青蛙
- 放寒假了
- 玩擦炮
- 猴子验血
- 考试以后
- 姑姑的生日
- 市政综合管线规划在城市地下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浅探
- 京沪高铁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 浅析铁路工程顶进涵施工技术
- 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音乐的保护问题
- 声乐辅导中的呼吸训练
- 分析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
- 高铁高架桥场景TD
-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课
-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
- 论述纠正声音过亮的方法和经验
- 如何加强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其它学科有效整合探析
- 浅淡民族声乐应借助戏曲表演抒发情感
- 多媒体电脑在专业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1)
- 《看雪》教学实录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五
-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一
- 《看雪》教学设计之一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
- 《看雪》教学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六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四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