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9
《将相和》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有学生质疑:“这篇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问题涉及到这三个故事的相对独立性和组合的完整性,我便让学生深入讨论,使学生明白,通过三个故事的具体叙述,具体回答了“和”的重要性: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写蔺相如抒璧斗秦王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这与后面“负荆请罪”中廉颇、蔺相如矛盾发展到高潮的情景丝丝入扣,正如蔺相如所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文章前后呼应,自然有机联成一体。前面浓墨重彩大写智勇,在结构上是为后面直接写“和”与进一步表现人物埋下伏笔,起铺垫作用。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故事内容虽是进一步写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大智大勇,置个人生死不顾,敢斗秦王,但是,它明白地表现“和”的重要。“赵王决定动身……作好防御秦兵的准备。”由于有坚强的武力作后盾,所以,“渑池会上,……只好放赵王回去。”廉配合蔺,一起与秦国作斗争,使赵国获得胜利,这说明“和”的重要,突出了文章中心,也为后面解决矛盾作了铺垫。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整个故事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表现人物性格和说明“和”的重要性的高潮。两个人物都在故事中出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忍让,使得计较个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颇内疚自责──尖锐的个人矛盾,在为了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后得到解决,更进一步说明“和”的重要。
通过讨论,学生领会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一再为赵国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高,引起廉颇不满,后来蔺相如的高尚品德感染了廉颇,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列那狐的故事》
- 十月桂花香
- 爱护环境
- 让座
- 美丽迷人的夏天
- 快乐的一天
- 小亮受伤了
- 冬游
- 勤奋的故事
- 堆雪人
- 我家的电冰箱
- 快乐的晚上
- 一张试卷
- 买书
- 做个马大哈学生真难
- 论“陌生化”理论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浅论图书馆社会职能再认识
- 论我国新课程推广的策略、反思与展望
- 论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资源整合探析
-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品质
- 论也谈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策略
- 关于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浅谈民办学校学生管理之我见
- 论关于学生会文化建设的思考
- 妙语应对课堂非正常事件
- 谈论科学发展观与人事考试工作创新
- 浅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缓解方法之我见
- 论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 浅论数学内容的严谨性
- 《看雪》教学设计之一
- 《看雪》教学谈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看雪》教学实录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