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将相和》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时,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饿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血色河南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知道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指导学生经度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血色回归年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回顾本节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学会看病》有感
- 马虎的我
- 吃一堑,长一智
- 我考了第一名
- 运动会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礼物
- 秋游
- 一次有意义的班队活动
- 校园一角
- 我的“熊猫”
- 这次,我成功了
- 惊心动魄的一晚
- 我爹
- 打架之后
- 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者收购(MBO)的思考 (1)
- 战略管理的设计、实施和评估(1)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1)
-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1)
-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1)
- 论企业战略管理的渐进性特征(1)
-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之我见》(1)
- 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1)
-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1)
- 论国有企业干部管理体制改革(1)
- 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1)
- 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 (1)
- 企业动态战略管理研究(1)
- 管理技术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1)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1)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1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7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8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7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6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4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5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