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将相和》教学小记

《将相和》教学小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将相和》教学小记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本《古文观止》。惭愧的是放了许多年,一直没有读完,只是有一茬没一茬地翻翻。也曾定过所谓的读书计划,效果不佳。

但毕竟读过一些,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有过帮助。教《将相和》一课时,就深有体会。

在我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赵王凭什么要相信蔺相如,居然敢把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璧交付于一个素不相识的门客?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在教材中的确是语焉不详的,很说不通。如果让学生读读原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就能明白其原因了:一是赵王无计可施,二是宦者令缪贤讲的关于蔺相如的故事很让赵王折服与信任。

原来的故事经修改选入课本时,少了一些关键性的话语,便少了许多原汁原味。

在“渑池会”一段,原著中有“秦王向赵王索城”这一情节。这个情节很重要,一是秦王有意报“完璧归赵”之仇,二是更体现出秦王贪婪本质。这个情节还想说明的是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仅赢得了国家尊严,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国家利益,实在了不起。但是,这个情节在我们的教材中略去了,很令人费解。少了这个情节,学生读课文时,总觉得蔺相如不过是“能言善辩”而已,难以让大家对蔺相如信服。

教学时,学生最后还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很值得思考:秦、赵两国同为强国,两国相处,秦要璧,赵要么给,要么不给,何必让蔺相如把璧给秦王看了却又骗回头,而激怒秦王呢?秦王已经设了大典表示以城换璧的诚意,蔺相如却当众以言辞羞辱秦王“不讲信用”,秦王居然不杀他,还“客客气气地送他回赵国”,怎么可能呢?

这个问题真难回答,我也一时语塞。好在这个问题不仅我们有,在《古文观止》中,明朝的王世贞在《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文中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不妨读一读该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雪后
我的收藏
我发现了热电厂的秘密
我的好朋友王书瀚
再也不挑食了
我快乐
我的妈妈
春天来了
顽皮的孙小圣
我的老师
我和小鸡
水煮馒头
帮爸爸擦车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小露珠旅行记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给点阳光,让其灿烂
关于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评小说《要橘子还是梅林》
浅谈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引导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初一英语教学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呼唤有“深度”阅读
办好学校支撑企业服务三农
中学英语生词课堂教学的指导建议
关注语文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之我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周恩来简介教学案例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设计
读后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教学案例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三(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品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二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