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草船借箭》重点问题解析
1、《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
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写的。在原作中,诸葛亮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对于他的智慧,更是着力渲染,言过其实。不过他的智慧才干是应该肯定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2、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因: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这么短的时间要造那么多的箭,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诸葛亮才用草船向曹操去“借箭”。
草船借箭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实质上是由于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千方百计为难他,陷害他,才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3、草船借箭:
⑴、物质准备:二十只快船,每船三十个军士,青布幔子,草把子。
⑵、借箭气候条件: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
⑶、借箭具体情况:
①、船靠近曹军水寨。
②、先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③、叫船上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④、曹操令一万多个弓弩手朝江中放箭。
⑤、受箭到一定时间,再把船调过来,让船的另一面受箭。
4、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⑴、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
⑵、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在大雾漫天的情况下,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
⑶、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由于诸葛亮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所以借箭才能成功。
5、按照下面的提纲,说说这样做的原因和结果:
⑴、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⑵、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因为诸葛亮胸有成竹,料定三天内能办成,所以语气很果断,结果这一回答出乎周瑜意料之外,使他又惊又喜。
⑶、曹操下令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
因为江上雾大,看不清虚实,所以曹操下令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结果二十条船两边草把子上插满箭,不下十余万支。
6、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这篇文章主要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这件事自始至终都能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首先是利用草船来借箭,想得正确,办法高明;借箭前选好大雾天行动,让曹操看不清虚实,诸葛亮深知曹操的多疑,一定不会轻易出动,事实上果不出所料,这又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说明诸葛亮计算精确,也说明他神机妙算。
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到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诸葛亮有才干,能神机妙算,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课堂上的小插曲
- 读《三个人一双眼睛》有感
- 田园乐趣
- 春天
- 家乡的变化
- 未来的房子
- 第一次当升旗手
- 黑色星期一
- 童年记忆
- 读书伴我成长
- 难忘的除夕
- 童年记忆
- 珍惜水资源 创造美好生活
- 感恩改革开放
- 第一次当升旗手
- 行政观念更新与行政法范式的转变行政法论文(1)
- 试论行政合同的司法审查 (2)行政法论文(1)
- 财政风险及其定性、定量分析
- 文学翻译格调问题
- 竞争法视野中的财政体制改革
- 论语用充实视角下的商务翻译
- 调整财税政策 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 浅谈英汉互译的不对等性
- 谈广告英语的特征与翻译方法
- 关于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我国行政法目前存在的五大问题及对策行政法论文(1)
- 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
- 儿童文学翻译问题
- 构建和谐社会财政职能新思考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4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2
- 《梦想的力量》教学案例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4
- 《将相和》历史背景
- 《桥》教学设计6
- 《梦想的力量》A、B案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6
- 《梦想的力量》教学建议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7
- 《桥》教学设计
- 《桥》A、B案
- 《梦想的力量》课文简说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