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5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师: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知道“四大名著”是指什么?作者分别是谁吗?

生1: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生2: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师: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

蔡皓: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

师:从哪里知道这么多?

生:看书。

师:真了不起!你看,看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描述了将近400个不同的人物,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周瑜的阴险狡诈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草船借箭。

师:听说过这个故事吗?那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学生摇头)那你想不想知道呢?请认识听(师简介故事背景)。

听完背景,咱们先来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

生:用草船借箭。

师:还想知道什么?或者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谁向谁借?

生2: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生3: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

生4:怎样借?

师:(将生1、生2和生4的问题写于黑板上)提了这有价值的问题,想如何解决?

曹奔:我想看书来解决。

师:对,这是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除了将字词的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外,还要看看谁最先解决这几个困扰我们的问题?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并思考。)

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1:第一个。是诸葛亮向曹操。

师:能不能将题目用上去说完整?

生1:(接着说)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生2:周瑜看到诸葛亮非常有才干,心就很妒忌他,于是让他造箭。

师:说得真好。那诸葛亮是怎样借呢?谁来回答第三个问题?

生3: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并且立下了军令状。暗地向鲁肃借船,利用大雾天向曹操顺利地借到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师:箭最后借到了没有?

生:(齐答)借到了。

(对照;黑板让学生说出前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思路。)

师: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这样这个故事才有它的完整性。

十万支箭借到了。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许萌:就是非常聪明。(摸头说不下去)

艺丹: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师:说得这么完整。你是怎么知道的?

艺丹:(接着说)查字典。

师:字典是我们的好帮手。遇到不明白的词可以查阅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还有什么方法也能理解词语呢?

曹奔:联系上下文。

师: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默读课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边读边画画。

(学生读课文。)

生:(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雾很大。

师:对,大得连面对面也看不清。这是第几天出现的大雾?

生:(齐答)第三天四更时候。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读上一段的句子。)

生:(朗读)第一天,不见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也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上。

师:我觉得这个句子有些罗唆。既然前两天什么动静也没有。没有动静有什么好写的,干脆直接改为: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上。行不行?

生:(异口同声)不行。

师:为什么呢?

……

(学生表情很茫然,只好让学生读读句子来体会为什么不行。结果还是?)

师:我和同学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因为我感觉只在写出前两天的没有动静,才更能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体现出来。这场大雾是不是凑巧碰上的?

生:(摇头)

师:这说明他在三天之前就预料到有这场大雾,是吧?这说明诸葛亮有什么特点?

生:懂天文气象。

师:对,他精通天文气象。那么从前面哪个地方也能看出来呢?

生:(朗读)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惩罚。”

师:能不能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换个说法?

生:就是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师:非常好。这是军中大事,这种玩笑开不得,于是诸葛亮就立下军令状。什么是军令状呢?

蔡皓:保证书,如果完成不好,就要杀头。

师:理解得不错。这个军令状不同于咱们写的保证书。一般立下了,完成不了,就要依军法治罪,有可能引来杀头之祸呀!猜想一下:诸葛亮会在军令状中写什么?

曹奔:三天之后一定造好,造不好你罚我就行了。

师:从诸葛亮的语言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1:胸有成竹。

生2:不害怕。

师: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生:他早已预料到三天之后肯定有大雾出现。

师:那你就带有这种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语气来读读诸葛亮的话,好吗?

(生练读。)

师:我们来合作读。

师:你还从哪个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艺丹:(朗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又下令掉过来,船头朝东……

师:从曹操的话里,可以得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很谨慎。

生2:多疑。

师:诸葛亮正是抓住了曹操这种谨慎多疑的心理,他看不清虚实,就不敢贸然出兵,只得放箭,使得箭就像下雨一样,诸葛亮才得以成功。“虚实”是什么意思?

生1:真假。

生2:曹操看不清对方的情况。

师: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生:会看人。

师:这就叫识人心。

师:诸葛亮在这里下令将船掉过来,那么原来船是怎么摆的呢?

生:(朗读)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师:这样摆有什么好处?(画示意图帮助理解)

生:不能丢箭。

师:对,是避免箭走散,不留空当,增加了受箭面积。还有吗?

生:(不知道)

师:还便于统一行动。大声擂鼓呐喊又有什么目的?

生:实际是假进攻,不过让曹操害怕好放箭。

师:你动脑了。理解得很到位。诸葛亮就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害怕。他虽然害怕但看不清对方的情况,又不也派兵出来,只得放箭,以致于箭像下雨一样。其实还是一点是提示了放箭的方向。

那为什么又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呢?

生:再让这面也有箭。

师:恩。如果不掉过来,只让一面受箭,有什么不好?

生:容易翻船。箭还少。

师:对呀。这样两面受箭,受箭面积增大,还保持了船体的平衡。最重要的是回来是还节省了掉头的时间,以致于曹操知道上当,要追也来不及了。从哪个地方知道曹军上当了?

生:(齐读)

师:那你觉得诸葛亮这样安排得怎样?

生:很巧。

师:通过他巧妙的安排还知道这个人懂什么?

(生一时说不出来,师给归纳:晓地理。)

师:其实课文中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留着下节课再交流,好不好?下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筑长城
蚂蚁吃掉了“小火车”
美丽的“寻梦谷”瀑布群
第一 次 购物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
给蚊子行贿
动物奥运会
快乐地成长
看书
我学会了坚持
记一件意义的事
校园艺术节
品味成长
动物的自我介绍
我心爱的军舰
2007最新入党志愿书
07年入党志愿书
教师入党志愿书
大学生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大学生入党个人自传
2021高一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2007入党志愿书
优秀大学生入党自传2000字范文
入党个人自传格式
2007年入党志愿书
大学生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的填写
入党志愿书范文
当代优秀大学生入党自传
炼铁厂工人入党自传
安防监控术语详解
浅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1)
虚拟建设的由来及其内涵分析(1)
我国筑养路机械市场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思索(1)
快速计算导线载流量的口诀
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思考(1)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
关于改善湛江现代物流业(1)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病及原因分析
配电基础知识问答211题
电气安装工程变配电室主要问题主要质量通病防治
《中东铁路部分利权的收回》(1)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小常识
导线敷设方式的标注
电气中的动力线路、照明线路如何划分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三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三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二
《好汉查理》 教学设计
《给予树》 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 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一
《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设计
《灰雀》 教学设计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一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 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一
《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