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算”也能帮助感悟──《草船借箭》教学课例
【案例】
在导读《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演算”,使学生具体的感受到周瑜心胸狭窄,逼人之“急”,和诸葛亮神机妙算,处事之巧。
师:周瑜嫉妒诸葛亮,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生: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
师:大家计算一下,这里可有好几道计算题,如10天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平均每天要造多少支?每小时造多少支?
生:(口算后)每天要造1万支,每小时要造416支。
生:如果除去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每天按8小时计算,每小时最少要造1250支。
师:这能造得出来吗?为什么?
生:造不出来,不仅因为数量大,而且周瑜不给造箭用的材料。
师:诸葛亮对此是什么态度?
生:诸葛亮不但接受了周瑜的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只要3天就完成造箭任务造箭,完不成造箭任务,甘受惩罚。
师:按诸葛亮的计划,3天完成任务,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每天要造多少支?这也可以计算比较一下。
生:(计算后)最少每天要造33000支,比原计划要多造23000支。
师:很明显,这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完不成后果将会怎样?
生:周瑜会借此杀害诸葛亮。
师:通过这些计算你感受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会这样去算,诸葛亮当然会算得仔细。
生:诸葛亮就是在计算思考之后,懂得周瑜要加害于他,把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要他完成,才另设了“草船借箭”的妙计。
生:我还觉得这么一算使我更体会到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教学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心,贵在“因文而异”、不拘一格。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其感悟的途径也迥然不同。在阅读本课文中这一“算”,便“算”出了文内之意和文外之韵。这说明,教师点拨、引导之法,从根本上说是“教无定法”,“无法即法”,其基础还在于深谙课文,精于设计,化解传统的长篇大论式的单向讲解,于指导学生感悟发现的互动活动之中,既高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有机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敏于发现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锡的奥运缘
- “0”像什么,象征着什么
- 我为妈妈做好事
- 小猫吃鱼
- 钟表
- 神奇的“日全食”
- 我的小乌龟
- 我学自行车了
- 我的爸爸
- 第一次乘大轮船
- 磨刀老人
- 丁丁是傻瓜
-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 “福娃”手电筒
-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 我国洪水风险分析与区划的进展
- 西气东输支干线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 水库供水环境安全问题研究
- 渗水处理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 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 清末晋南乡村社会的水利管理与运行——以通利渠为例
- 推进广西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 生态移民的意义
-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
- 论水利工程的机械安装与维护
- 近代山陕地区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探析
- 用换土垫层处理软弱土地基
- 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修匀的简易方法
- 消防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估计
- 关于管道预埋的一些质量关键点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2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1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2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2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1
- 《影子》教学设计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