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2
预设与生成的距离有多远──《草船借箭》教学课例
【教学实录片断】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诸葛亮能成功“借”到箭的的原因。
生:诸葛亮看人很准。他知道鲁肃忠厚老实,不会把他借箭的计划告诉周瑜。
师:诸葛亮的确擅长识人。他只是了解鲁肃吗?
生:诸葛亮还了解曹操。知道曹操疑心病很重,在大雾的情况下不敢派兵出来打仗。
生:诸葛亮还了解周瑜,知道他妒嫉自己,早已经想好了如何应付他的对策。
师:有道理。如果诸葛亮只会识人,就一定会借到箭吗?
生:不能。诸葛亮还懂得天文。他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只有在大雾的情况下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兵。
师:诸葛亮熟悉气象,他既能预测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还知道“借”到箭后返程时顺风顺水,曹军想追也追赶不上。
师:(启发)诸葛亮还有哪些本事呢?
生:诸葛亮能够在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的情况下把船开到曹营水寨前,说明他很熟悉环境。
师:诸葛亮熟知地理,能够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师:(小结)正因为诸葛亮懂得天文,会观察气象,又熟悉地理环境,了解人心,才成功地“借”到箭。正如周瑜所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我觉得诸葛亮的成功很冒险。
师:请举例说明。
生:如果曹操下令用带火的箭头射,诸葛亮不但借不到箭还有生命危险。
师:看来你比曹操聪明多了。(笑)
生:可能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带火的箭头。
师:有道理,大家课后可以查查这方面的资料。(急于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生:(抢答)这个故事有点假。周瑜嫉妒诸葛亮,想致他于死地,而诸葛亮造箭不需要原材料,应该心生疑问,派人跟踪调查,鲁肃也是东吴的大臣,应该和周瑜的关系更好,不可能瞒着周瑜。
师:别忘了,这个故事是在孙、刘联合抗曹时发生的。一切应该以大局为重。
生:可能鲁肃也认为周瑜的做法不利于抗曹,有心帮帮诸葛亮。
生:(补充)鲁肃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守信之人。
师:看来,智者千虑,可能在实践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未曾预料到的情况。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诸葛亮成功地“借”到箭除了他懂天文、晓地理、识人心,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武器装备也息息相关。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你们的知识水平比古人强多了。要是诸葛亮生在21世纪,肯定是借不到箭的。(大家笑)
【教学反思】
本来只准备五分钟的一个教学环节,结果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十多分钟。我发现学生对质疑故事的真实性很感兴趣,课后还在津津乐道课堂内的“火箭头”,还有同学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说单面受箭可能导致翻船。对老师课堂上所强调的诸葛亮懂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的本事毫无兴趣。看来,现在的学生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单纯,他们会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判断问题。不屑于被老师牵扯着,很希望能别出心裁地露一手,得到大家的认可。老师也应该顺着毛驴下坡,如果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自以为的正轨上来,会引起学生的极度反感,适得其反。语文学习不是机械运动,应该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前预设往往是老师的主观意识居多,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了解的不够周密,学生常常会冒出希奇古怪的想法令老师防不胜防。课堂自然生成的一些资源常常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急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失之交臂,忽视了教学中应具有的灵活性。有些自然生成的资源,却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忽略了它们的确很可惜。课前预设与课内自然生成的距离究竟有远,我更多的倾向于课堂内自然生成的资源和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同等重要的观点。师生平等地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语文即生活,处处皆语文,何必硬拖着学生按自己铺好的轨道行驶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次,我真的高兴了
- 我发现里壁虎逃生的秘密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决择
- 南沙的厉害
- 成功的喜悦
- 成长的滋味
- 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
- “高兴极了”、“糟糕透了”
- 手机失踪记
- 教师节的“礼物”
- 我的一件傻事
- 上行下效的后果
- 哈,我当叔叔啦!
- “求是”报名记
-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公共政策论文
- 应重新认识并重视地方审计体制改革中的“深圳模式”
- 从各国审计体制的对比谈我国审计体制的劣势
- 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论文
- 对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的探讨
- 减轻农民负担的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初探
- 试论教学内容更新才能促使教学方法改进
-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问题设计实例剖析
- 关于结合我校艺术类学生特点试探析其管理工作方法
- 监督与服务并举 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 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奠基石-公共政策论文
- 探析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及特点
- 浅谈培养专科学生英语学习与策略能力
- 试论深入教学改革是提高三本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三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