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7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 李秋明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课堂上这两个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那么,我们如何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一、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一般地说,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二字。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手指“V”
- “端午”的名称奥秘
- 假文盲
- 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 由《假文盲》联想到的
- 巧写对联的书法家
- 难忘的第一次
- 第一次做饭
- 桂林春节习俗
- 五个手指头
- 看漫画《假文盲》有感
- 难忘的第一次
- 模仿《手指》
- 手指
- 架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里脚手架
- 彩色混凝土
- 冬季施工应注意的细节
- 益陶平瓦施工方案
- 外墙涂料施工工序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我国钢构行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 试论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的控制方法
- 冷却塔质量通病防治
- 《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指示书
- 2011二级建造师考试综合背景题的答题技巧
- 水泥砼路面早期裂缝原因及预防初探
- 土建资料员基础知识
- 铝塑板施工工艺及流程
- 浅谈门槛石作用及选购安装
-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1
- 《妈妈的账单》 考点练兵2
- 《妈妈的账单》 考点练兵1
- 《太阳》 考点练兵2
-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2
-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1
-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2
-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太阳》 相关介绍
- 《太阳》 知识点精析
- 《太阳》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太阳》 趣闻故事
- 《妈妈的账单》 范文习作
- 《妈妈的账单》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