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武松打虎?保护野生动物?──《景阳冈》课上的唇枪舌剑

武松打虎?保护野生动物?──《景阳冈》课上的唇枪舌剑

《景阳冈》讲的是《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断,要求孩子们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传统教法是让孩子详细地学习“喝酒”和“打虎”的部分来体会中心。可是今天,全社会都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这样的文章似乎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怎么办呢?听了可持续发展的培训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面是我的做法,在此与大家同乐。

上课前,我先与孩子们谈起《水浒传》,再问及武松打虎的事,孩子们一脸的兴奋,因为大部分同学已从书上或电视上看过《水浒传》,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论武松,甚至手舞足蹈起来。我适时提出:过两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就是武松打虎的片断,可是,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有人说,不应该再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你们怎么看呢?教室里立即又像炸开了锅,意见分歧很大。于是,我把他们分成正反两组,每方又分成三个小组,然后告诉他们过两天将举行辩论赛,请双方回去做好准备。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双方都带了充分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请听:

正方:我们认为应该读,因为《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初中还要求同学要读四大名著呢。我们也快上初中了,应该提早做好准备。

反方:我们认为不应该读,因为生态平衡已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也有责任保护生态平衡,学习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会误导人们也去打虎。

正方:那你们就太傻了,明知是误导,还去打虎。其实我们学习武松,不是学他去打虎,而是要学习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反方:一讲勇敢无畏,那就更不应该学了,不知你们有没有看过《武侠小说对中小学生弊大于利》这篇文章,小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差,很容易受影响而去打架或做一些破坏性的行为。

正方:看来,你们对勇敢的理解是错的,我们要学的勇敢指的是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

反方:我们觉得还是不应该学,刚才对方辩友讲到有关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当时,武松确实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没有能力制服老虎,只能打死老虎,可是谁叫他不听店家的劝告,爱逞能呢?难道也让我们学习武松这样的“大无畏”吗?

正方:我想提醒对方辩友,请不要有意混淆概念,当时,人类不能主宰自然,作为自卫,武松只能打虎,而今天,科技不断发达,我们已有能力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自然,所以,学习这样的文章是应该的,还可以促进人类不断反思呢!

反方:反思?值得人类反思的东西多着了,为什么偏要学这样的文章?再说,武松打虎也是小说中虚构的,学了并没有什么意义。对我们没有帮助的东西,就别浪费时间去学了。

正方:错了,错了,怎能说虚构的小说没什么可学的呢?你们看,作者在文中把老虎一扑,一掀,一剪和武松揪,按,踢等动作描写得多细致呀,这些都是我们要学的写作方法呀!

……

双方在课堂上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孩子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堂课在紧张有趣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师生达成了共识:过去人类不能主宰自然,作为自卫,武松只能打虎,今天,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必须保护老虎。我们学习《景阳冈》,不是学武松去打虎,而是要学习他勇敢无畏的精神,学习作者对人物细致描写的方法。在老师的轻轻点拨下,教学目标完成了。虽然下课的铃声响了,但同学们个个还跃跃欲试。

整堂课,老师说的话不上五句,但是孩子们在课前的搜集资料,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以及在课堂上不分上下的辩论中,不仅掌握了课内知识,还掌握了许多课外知识,不仅扩大了视野,也提高了能力。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所在。

这不,赵钟华同学一口气背出了《水浒传》中108将的名字,能不令人瞠目结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上学的烦恼
一次难忘的秋游
雨润凤山茶
美丽的树叶头饰
猎人海力布梗概
读《“枇杷”不是“琵琶”》有感
愉快的体育课
愉快的运动会
一场神奇的梦
看《英雄豪杰——苏乞儿》有感
书给我的启示和快乐
给教育局局长的一封信
家庭“主男”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有感
考试了
让第一课时同样精彩 白小华
左小文主体间性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重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向新课程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与加强
谈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 隋丽娜
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于漪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影响语文教学改革
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情况的调研报告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
浅论明代小说中的诗词
让生活为思品教学注入活力
唐代语文学魅力
“自主习作”方能真情表达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 蔡宗珍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测试题
《大自然的语言》语法修辞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结构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达纲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背景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简析
《大自然的语言》中心意思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
《大自然的语言》重难点突破
《大自然的语言》学法导引
唐宋诗中的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