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利用矛盾,引导趣读──《景阳冈》片断赏析
师:同学们读过《景阳冈》,知道什么?
生:讲的是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故事。
生: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生:我知道武松武艺高强。
生:武松力大过人。
生:武松勇敢机智。
生:不对,是勇敢机敏。
师:很好,同学们……
生:老师,我们都懂了,不用讲了!
师:是吗?……老师也跟同学们一样,读了一两遍之后,觉得什么都懂了。不过,再仔细地读,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生:什么问题?
师:好像书上写的打虎与图上画的有点不同。
生:(齐声)什么不同?
师:你们自己再去仔细读,仔细观察图画,看能不能发现有什么不同。
(读书、观看、思考)
生:图上画的武松骑在老虎背上打,书上写的是按住老虎的头来打。
生:对,书上写道:“武松揪住老虎的顶花皮,使尽气力按定……再用脚来踢……”
师:很好!那么,你们认为武松应该是怎样打死老虎的?
生:应该是骑在老虎背上,这样老虎逃不了。
师:哦,像骑马一样任它跑,跑到什么地方都行?
生:(笑)不对,俗话说:“骑虎难下”,怎么能打到老虎呢?还是书上写得对,“揪住老虎的顶花皮”,老虎的头被按在地上,好打!
生:不对,书上写“按住老虎的头”,老虎的脚可以蹬几下,就逃走了。
生:不对,武松力大过人,老虎逃不了。
生:书上画的是武松骑在老虎的背上,把老虎的头按到地上来打。老虎很高大,人骑在背上不能把它的头按到地上。应该是书上讲的比较合理。
生:不对,……
师:好,还有同学要发表意见,但时间不允许,同学们可以下课后再讨论,行吗?说实话,我们在座的有谁看过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情景?没有。我想作者也没有见过。那他是怎样写得如此生动的?据一篇文章介绍,作者为了写好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一部分,向许多猎户请教过,还特意喝醉了酒,醉酒中,与家里的一头大猫搏斗……(学生笑)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写好“武松打虎”,作者下了苦功夫。
……
【点评】
如何引导学生读书读得有滋有味?本课例的教师在学生已经“懂了”的心理背景上,巧妙地“于无疑处生疑”,利用教材文字与插图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细读深思,继而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教师并不做出结论,为的是留给学生更宽广的学习空间。然后老师自然而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怎样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这里的引导,给人以峰回路转,洞天另开的感觉。上这样的课,学生获益良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爸爸打分
- 纪念币
- 我的铅笔盒
- 早点给我上了一课
- 纸飞机
- 放风筝比赛
- 杀鸡
- 给小猫治病
- 数学小论文
- 拍卖
- 骗人的魔术
- 我当上了老师
- 烧竹筒饭
- 难忘的生日
- 我会拍照了
- 对企业兼并审计的思考
- 对“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的探析
- 我国独立审计欺诈的法律风险研究
-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对策研究
- ABC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从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论风险导向审计的战略调整
- 我国独立审计欺诈的法律风险研究—上市公司审计的分析
- 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违规行为特征分析
- 几种费用的会计处理变化及审计程序
- 浅论审计环境对CPA审计风险的影响
- 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现状分析
- 基金审计问题思考
- 抓住造假黑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陷阱分析
- 财务造假案之后的中国民间审计变革
- 给“迷路的句子”找个“家”──《芦花荡》教后感
-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反思
- 《芦花荡》教学实录
-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实录及反思
- 指导朗读 倡导自主──《芦花荡》教学反思
- 《芦花荡》教学案例及反思
-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芦花荡》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反叛──教《芦花荡》有感
- 《芦花荡》教学杂谈
- 《芦花荡》课文导入集锦
- 《芦花荡》一课教学叙事
- 《芦花荡》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