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15-12-13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一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可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平时所感受的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想象后说一说,说后再读,这样,猴王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四季的脚步
- 偷穿妈妈的高跟鞋
- 诚实的孩子
- 爱护花木
- 送雨伞
- 爱国旗
- 我的老师
- 小鸡
- 小鸭子得救了
- 四季的脚步
- 团结的兄妹
- 我想对老师说
- 快乐的夜晚和奇特的月亮
- 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
- 可爱的小狗
- 西方音乐学构架中的我国音乐理论教育 (1)
- 正确的歌唱方法——意识的能动性研究(1)
- 慕容鲜卑音乐论略(1)
- (1989—1999)十年民间情歌研究述评
- 游走在精英与大众文化之间--关于《校园民谣》的文化解读(1)
- 论音乐的自律与他律(1)
- 趣味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堂中的构建和应用
- 论侗族大歌生态(1)
-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1)
-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1)
-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1)
- 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及对策探析
- 道教音乐研究综述(1)
- 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1)
- 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1)
- 《假如》第二课时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四
- 《清澈的湖水》
- 《“红领巾”真好》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三
- 《假如》第一课时
- 《假如》教学设计之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
- 《日记两则》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之二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二
- 《清澈的湖水》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