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作为设计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课文的第3、4、5自然段都把山中的一切当作“友”来写,但是,在表达上各有特点。很遗憾,我没有让学生完整地、对比地感受这种特点,而是在感受语言文字情感的基础上渗透进“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渗透得不是很到位。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依然如旧。这段中用了4个”你”,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4自然段作者转换了观察的角度,改为第三人称叙述,林中的“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在进行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老桥是我的老朋友,树林是我的什么呢?”如果再追问一句:“作者还是像对老桥那样倾诉吗?”学生可能体会到表达上的不同。
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鸟儿、露珠、树”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可以这样导读:“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关键的一问,可惜,我给忘了,现在补上,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这一设计。)如果能体现这一环节,学生对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会更深刻。
第5自然段的问候语,是作者与山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后与山中朋友心与心的交流:“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清凉的山泉,”体现了作者对山泉的“情”,“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是山泉对作者的情,作者不仅直接对山泉说话,连山泉对作者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情到深处才有这样的体验啊!
如果说第3自然段的情感表达是:“我”对“桥”,那么第4自然段却换了个角度,是:“树林”对“我”,第5自然段是物我相融,既有从“我”对“山中的一切朋友”的角度,又有从“山中的一切朋友”对“我”的角度。
如果在教学时,抓住其中的一句,让学生感悟这其中“情”的倾诉对象之别,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表达上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以“情”这条主线设计教学,把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学习文章的表达更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水乳交融。走出门是“好心情”;见到老桥是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走进树林是“鸟儿、露珠、树”对“我”的亲密无间之情;与“山中万物”是“互诉心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明只差一步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4
- 父母的爱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我爱汉字
- 我爱汉字2
- 有趣的汉字
- 父母的爱
- 我爱汉字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有趣的汉字综合实践
- 2010年度工程总监述职报告
- 总监理工程师2010年个人述职报告
- 焦化厂技术员岗位申请报告
-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年终述职报告
- 某公司技术总工述职报告
- 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 建筑工程项目部经理述职报告
- 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
- 项目部总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
- 建筑工程师述职报告
- 总工程师年度述职报告
- 土建工程师述职报告
- XX年总工办工作总结
- 总工办年度工作总结及第二年度工作设想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梳理
-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问题探究
-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的意思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巩固篇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 《小壁虎借尾巴》范文习作
-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一)
-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提高篇
-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
- 《小壁虎借尾巴》相关资料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