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8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 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1、创设情境在我的开场白介绍的感染下,将学生带到詹天佑的“画像”面前,使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做到激发动机时入情。而且在整堂课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2、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对于“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我为学生创设了三种情境进行情景体验。对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心。”这句话又让学生体会:你想强调那个词?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3、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来进行阅读理解、感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丰满,受到其人格的熏陶。
4、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5、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解说,从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
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
2、因为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内容是“直接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那部分内容”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作铺垫,把任务放在了背景之外,那么学生的情感当然很难调动,所以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语言多是贴标签式的词语。
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
4、中心问题“找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为什么?”针对性不是很强,并不是任何一篇课文都适合。对这篇文章来说,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就要从詹天佑这个人身上做文章,可以让学生谈谈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而让学生们在表达上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同时又是抓住文章的灵魂,精髓之处,让学生读中悟情,品味语言和内容及情感融为一体,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妈妈去北京
- 暑假的乐趣
- 第一次钓虾
- 动物—人类的朋友
- 海的女儿
- 夸夸我的小表妹
- 奇怪的蛋
- 小河的命运
- 请到我的家乡来
- 超人小猪奇遇记
- 美丽乡村——黄粮
- 给大哥哥的一封信
- 春天的颜色
- 乡村的傍晚
- 足球,和你暂别吧!
- 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
- 会计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抽样审计研究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推进企业内审工作转型
- 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践思考
- 怎么提高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 三管齐下提高习作水平
- 谈学生的作文为何不成章
- 经济责任审计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应用
-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转型
- 浅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及教学素质的培养
- 试论会计报表审计中应注意的几方面技巧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转型浅探
-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构建
- 《故宫博物院》课时训练
- 《故宫博物院》词义辨析
- 《故宫博物院》中心意思
- 《故宫博物院》重点语句分析
- 《故宫博物院》重点难点
- 《故宫博物院》写作特色
- 《故宫博物院》写作背景
- 《故宫博物院》结构分析
- 《故宫博物院》阅读测试题
- 《故宫博物院》课文分析
- 《故宫博物院》导读
- 《故宫博物院》写作特点
- 《故宫博物院》学法指导
- 《故宫博物院》基础知识题
- 《故宫博物院》语法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