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1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理解“中部凿井法”是《詹天佑》一文中的一大难点。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师:八达岭山势如何?请画简单示意图。
生: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师:怎样开凿八达岭隧道呢?(不急于让学生作表面回答,而是继续讲下去,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从开凿居庸关隧道,我们知道开凿八达岭隧道也有两个现成的工作面,在哪里?画简单示意图。
生:两个现成的工作面在两端。(生画示意图)
师:但八达岭隧道太长了,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光有两个工作面,工作效率还是不够高。詹天佑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生:詹天佑想出了中部凿井法,就是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生画示意图)
评析:至此,学生已理解什么是“中部凿井法”及为什么要采用“中部凿井法”,为理解下文的“打直井”的数量打下了基础。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打一口直井就增加了两个工作面,那么打两口直井,可以增加几个工作面?
生:可以增加四个工作面。
师:打三口直井呢?
生:六个工作面。
师:依此类推,打的直井越多,增加的工作面就越多,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那么,可不可以说,打的直井越多,增加的工作面就越多,所需的工期就越短呢?为什么?
(生愣住,随即陷入思考。)
生:不是,因为打直井本身也需要时间,打的直井太多,反而浪费许多时间,并且破坏山体结构。所以,打的直井太多,增加的工作面是多了,但工期不一定缩短。
师:对,你们也像詹天佑一样聪明,会谋划。据资料查证,詹天佑确实是打了两口直井,增加了四个工作面,包括两端的两个现成的工作面,总共是通过六个工作面来开凿八达岭隧道。这样,他成功地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师:通过“中部凿井法”,我们又一次感受到──
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激趣、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逐层探索、理解,直至突破“中部凿井法”这一教学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玩“水上步行球”
- 读《对同志,对他人像春天般温暖》有感
- 垃圾狗、废气鸟和清理鱼
- 买文具盒
- 小金鱼
- 激烈的讨论
- 春游
- 奶奶
- 《三毛流浪记》观后感
- 好问的弟弟
- 我
- 我想有个书房
- 一颗乳牙的自白
- 我美丽的农村小学
- 我的姥姥
- 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及其创新运用的意义
- 论英语创新思维的培养
- 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
-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 细节描写,作文生命
- 浅谈如何进行随文练笔
-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 景生情,情亦真
-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应如何激趣
- 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
- 影响农村中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 作文难写为哪般,知行结合显真情
- 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 《听声音说话》课堂实录及评析
- 小小的船
- 第二册《识字7》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识字4教学实录与评析
- 一年级人教版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实录
- 一年级 >> 声母Z、C、S教学设计
- 小猴子下山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一年级/小公鸡和小鸭子(实录)
- 一年级/画(实录)
- 一年级/数星星的孩子
- 一年级/世界多美呀
- 汉语拼音d、 t、 n、 l的教学
- 一年级 >> 小猴子下山 实录
- 小猫钓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