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1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理解“中部凿井法”是《詹天佑》一文中的一大难点。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师:八达岭山势如何?请画简单示意图。
生: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师:怎样开凿八达岭隧道呢?(不急于让学生作表面回答,而是继续讲下去,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从开凿居庸关隧道,我们知道开凿八达岭隧道也有两个现成的工作面,在哪里?画简单示意图。
生:两个现成的工作面在两端。(生画示意图)
师:但八达岭隧道太长了,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光有两个工作面,工作效率还是不够高。詹天佑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生:詹天佑想出了中部凿井法,就是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生画示意图)
评析:至此,学生已理解什么是“中部凿井法”及为什么要采用“中部凿井法”,为理解下文的“打直井”的数量打下了基础。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打一口直井就增加了两个工作面,那么打两口直井,可以增加几个工作面?
生:可以增加四个工作面。
师:打三口直井呢?
生:六个工作面。
师:依此类推,打的直井越多,增加的工作面就越多,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那么,可不可以说,打的直井越多,增加的工作面就越多,所需的工期就越短呢?为什么?
(生愣住,随即陷入思考。)
生:不是,因为打直井本身也需要时间,打的直井太多,反而浪费许多时间,并且破坏山体结构。所以,打的直井太多,增加的工作面是多了,但工期不一定缩短。
师:对,你们也像詹天佑一样聪明,会谋划。据资料查证,詹天佑确实是打了两口直井,增加了四个工作面,包括两端的两个现成的工作面,总共是通过六个工作面来开凿八达岭隧道。这样,他成功地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师:通过“中部凿井法”,我们又一次感受到──
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激趣、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逐层探索、理解,直至突破“中部凿井法”这一教学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个热心肠的人.
- 一个热心肠的人
- 老师:您累了
- 我爱洁白的冬天
- 盼望冬天
- 冬天来了
- 怎么写好下雪要写好雪前雪中以及雪后人们劳动
- 我学会了分担
- 我拥有的
- 我的压岁钱
- 我拥有的一个小秘密
- 冬天的歌
- 小学09年的第一场雪
- 老师,您累了
-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 旅游商品开发大赛策划方案
- 集体婚礼活动策划方案
- 旅游产业园开工典礼策划方案
- 商品展销会策划方案
- 休闲会所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 绿洲开工庆典方案
- 石材开工庆典策划方案
- 粮食生产一抗三保策划方案
- 主题婚礼庆典策划方案
- 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 国际集体婚礼活动方案
- 2011年电子监察建设策划方案
- 小学羽毛球比赛策划方案
- 店庆活动策划方案
- 教师节文艺演出比赛策划方案
- 创名牌为主导推进R&D战略管理(1)
-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评估方法的新发展(1)
- 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管理(1)
-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对策(1)
- 风险管理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理(1)
- 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影响(1)
- 我国私营企业入人本管理模式探析(1)
- 高层管理团队是组织绩效提升的关键(1)
- 浅议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构建(1)
- 论ERP带来的新企业管理思想(1)
- 试论在企业中建立人本管理运行机制(1)
- 初探企业战略管理执行体(1)
- 关于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1)
- 谈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1)
- 适应性决策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
- 《回声》教学设计1
- 《泉水》教学设计2
- 《回声》教学设计2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活化石》教学设计2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翠鸟》2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2
- 《泉水》教学设计1
- 《称赞》教学设计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活化石》教学设计1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1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