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1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理解“中部凿井法”是《詹天佑》一文中的一大难点。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师:八达岭山势如何?请画简单示意图。
生: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师:怎样开凿八达岭隧道呢?(不急于让学生作表面回答,而是继续讲下去,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从开凿居庸关隧道,我们知道开凿八达岭隧道也有两个现成的工作面,在哪里?画简单示意图。
生:两个现成的工作面在两端。(生画示意图)
师:但八达岭隧道太长了,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光有两个工作面,工作效率还是不够高。詹天佑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生:詹天佑想出了中部凿井法,就是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生画示意图)
评析:至此,学生已理解什么是“中部凿井法”及为什么要采用“中部凿井法”,为理解下文的“打直井”的数量打下了基础。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打一口直井就增加了两个工作面,那么打两口直井,可以增加几个工作面?
生:可以增加四个工作面。
师:打三口直井呢?
生:六个工作面。
师:依此类推,打的直井越多,增加的工作面就越多,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那么,可不可以说,打的直井越多,增加的工作面就越多,所需的工期就越短呢?为什么?
(生愣住,随即陷入思考。)
生:不是,因为打直井本身也需要时间,打的直井太多,反而浪费许多时间,并且破坏山体结构。所以,打的直井太多,增加的工作面是多了,但工期不一定缩短。
师:对,你们也像詹天佑一样聪明,会谋划。据资料查证,詹天佑确实是打了两口直井,增加了四个工作面,包括两端的两个现成的工作面,总共是通过六个工作面来开凿八达岭隧道。这样,他成功地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师:通过“中部凿井法”,我们又一次感受到──
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激趣、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逐层探索、理解,直至突破“中部凿井法”这一教学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乖乖
- 君子兰
- 挨打
- 我的妹妹
- 怀念我的小兔
- 不听话的小树
- 赶会
- 买东西时找钱的小技巧
- 飘飞的柳絮
- 漫画《父与子》
- 小猫和鱼的故事
- 搬木头
- 扭秧歌
- 日全食
- 怀念我的小狗
- 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
-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差异和一致性
- 浅谈德育中实施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 简述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对高校学生党校建设的启示
- 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理论要素分析
- 论社会变迁下的高校师德困境及应对策略
- 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分析
- 关于理解理论视野下的学校德育
- 浅谈《模拟电子技术》的改进教学法
-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
- 浅谈大学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 浅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 浅析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 浅谈《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初步尝试
- 《比尾巴》教案
- 《影子》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影子》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回声》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坐井观天》教案
- 《阳光》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