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让他们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第一遍读得不够好,我范读了最难读的一个小节,学生心领神会,进步相当大,然后我让每个小组再重新练习,又接读了一遍。为了怕学生厌烦,每一小节我让他们顶多读两次,我再让他们读的时候,不再读自己已经读过的小节,而是延后一个小节。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他们充满了激情,越读越带劲,当下课铃响了以后仍然还想读。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是全诗的总起。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我让学生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时,学生的回答很不令我满意,学生对某些诗句含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看来这节课在指导朗读方面我做得很成功,但是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榕树盆景
- 一处美景--我们的社区
- 我爱故乡的梨
- 小鱼的哭泣
- 苍兰
- 我爱家乡的橄榄
- 我想告诉同学们
- 我的宠物----小狗
- 谢谢“总复习”
- 看哪:垃圾筒里长出了一棵小树!
- 愉快的植树节
- 难忘的一次放烟花
- 秋之美
- 我以前的同桌
- 美丽的郑州
-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最新发展与启示
- 我国高校投融资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初探
- 美国联邦政府审计高风险系列及其启示
- 试析美国最新反舞弊审计准则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 网络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美国政府审计发展及其启示
- 德国社会保险审计简介
- 加拿大税务审计制度探析及启示
- 美国环境审计的的几点启示
- 印度政府审计中的公共投资项目审计
- 中美注册会计师造假及监管机制比较研究
- 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问题
- 浅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审计
- 澳审计署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及对我国的启迪
- 电子审计程序浅析
- 《最后一课》阅读指导
- 《最后一课》问题探究
-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 《最后一课》研读赏析
- 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 《最后一课》写作特点
- 磨坊书简
- 震撼人心的一课
- 《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