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一、初读设疑,直奔重点,感知人物形象
上课伊始,可以采用边看图,边配乐介绍的方法,把学生带入神奇而美丽的月下看瓜的情景中。导情入境,引出课题,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
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从“我”与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入手,抓住“他们只仅仅相处了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三十年了,闰土留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深刻”为疑点,引发学生捕捉文章的重点句,直奔重点。
二、精读探究,读中悟情,感受人物特点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这句话是文章内容和“我”情感的枢钮,教学中,以它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幽览胜,渐入佳境。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分两个层面展开。
1、抓住重点,以读为本,学习稀奇事,体会人物特点:
找出重点后,从“稀奇”一词入手,让学生速读课文,归纳四件稀奇事,再理出哪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接着围绕“这件事件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读书,思考,讨论,品析词句,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这样从具体到概括再回到具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其它三件稀奇事的认识,全面体会人物特点。
2、紧扣重点,读中悟情,强化训练点,揣摩人物情感:
通过对四件稀奇事的感悟,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为此,要指导学生读好“我”和闰土的对话部分,可组成小组分角色朗读,并揣摩人物情感,读出闰土的聪明、热情、淳朴,以及“我”的好奇、佩服和自叹不如。并在此基础上,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朗读,读中悟情,体会“我”与闰土之间的友谊。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三、研读想象,拓展迁移,感悟人物变化
1、读懂难句,体会情感:
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句子的含义深刻,学生不好理解,但对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极为重要,因此,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以上四件希奇事的基础上,研读这一自然段的两句话。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他知识丰富。而“我”和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朋友都不知道。同时,还要读出语气,进一步体会“我”的佩服和自叹不如的感情。
2、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等,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练说,并合作表演。然后写一写。
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请找来鲁迅的小说──《故乡》读一读,弄清其中的原因。还可以去读一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讨厌的大公鸡
- 有趣的的网球活动
- 公园一角
- 花山公园
- 我爱秋天
- 还得取经去
- 畅游花果山
- 公鸡抢食
- 难忘的一件事
- 转呼拉圈
- 哥哥的文章发表了
- 季节之争
- 我们的语文科代表
- 我发现了蚱蜢的秘密
- 都是逞能惹的祸
- 试析“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
- 试析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思考
- 浅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
- 浅析对我国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反思
- 试论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途径
- 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 浅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 试论校企合作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改革和开发
- 试析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 浅谈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 试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
- 浅析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改革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 试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 简析美国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
- 刘禹锡与柳宗元
- 关于月亮
-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 赤壁
- 《诗词曲五首》诗文简析
- 文天祥诗词选
- 赤壁之谜
- 类文赏读
- 刘禹锡游玄都观
- 《诗词曲五首》参考译文
- 潼关简介
- 名将美人江东二乔
- 咏刘禹锡
- 刘禹锡诗里的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