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8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一课小学六年级上期唯一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仅有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上完这一节课的,我有很多收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传颂至今。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除了这些,我还充分利用了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尽情享受联想的美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很多拓展想象的环节,比如:他们是如何相见的?他们又是如何分别的?分别以后,他们又是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思?想念对方吗?伯牙怎么找到钟子期的?来到他的墓前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请你充分运用想象的力量,用你自己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课前我就出示了一些词语,比如: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我先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这为我后面想象的环节埋下了伏笔。教学中,不忘结合课文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结尾时吟诵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留下的诗文,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阅读的积极性。
与学生真诚对话是我在这堂课中的另一个收获。因为课前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使我能真正走进学生当中,课上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诵读、体验、对话、联想中,这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A Trip一次旅行
- My English teacher
- I love Spring Festival(我爱春节)
- 年级英语作文 旅游 Traveling
- My Mother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lucky day
- summer vacation
- 我的老师(My Teacher)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Today
- My father(我的爸爸)
- my best friend
- The stars
- My sky
- My bedroom(我的卧室 )
- 我的元旦(My New Year's Day)
- 物流配送标准化管理的实践(1)
-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制度(1)论文
-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 论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
- 谈巴蜀书法奇才蔡永成
- 论雾凇泼墨画与抽象美
- 工艺美术创作上的误区
- 对油画艺术的色彩运用思索
- 海派文化在油画艺术的体现
- 小议民间美术的进展
- 持之以恒的教研活动与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
- 澳门美术扫描
- 论美术行业经济投资价值
- 浅谈水粉画静物写生教学
- 浅论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晏子使楚》重点问题探究
-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阅读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