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比尾巴》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教师思考:
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源: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点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
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2、同座拍手读。
3、加上动作表演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
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
(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
1、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指名贴)、画(全班学生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
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学生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表达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学习的词语更好。
(充分展示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毛毛虫”
- 唉,他们这个帮
- 我的好朋友
- “黑人帮”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冤家同桌
- 和谐
- 女中豪杰
- 我熟悉的人
- 夸夸岑杭柯
- 夸夸岑晨旭
- 这个人很聪明
- 我的同学
- 这个人很牛
- 我的朋友
-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详细内容(1)
- 浅论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研究
-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1)
- 影视文艺中的英雄人物(1)
-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 论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 论教学光盘特点及运用的探索实践
-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化
- 美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现状(1)
- 对于小学语文试卷编制的思考
- 浅析豫剧各行当的演唱艺术
- 关于小学科学新课程背景下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
- 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1)
- 自然色彩艺术中的应用
- 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成因及教育分析
- 《雪孩子》教学片断及评析
- 《雪孩子》语文案例
- 《雪孩子》教学有感
- 《雪孩子》教学反思
- 《雪孩子》教学反思
- 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雪孩子》教学有感
- 由“一个很‘酷’的雪孩子”引起的思索
- 巧评价 善引导──《雪孩子》教学片断与反思
- 《雪孩子》教学片断反思
- 《雪孩子》教学实录
- 《雪孩子》教学案例
- 熊的简介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雪孩子》教学案例
- 《雪孩子》教学案例
- 我们心中的“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