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月光曲》教学反思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课文内容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无论是乐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鲜明的形象中领略人格美
课文塑造了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教学时,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灵美,能使学生受到人格力量的熏陶。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理解这一人物形象时,我着重向学生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从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乐曲这一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不辞劳苦、一心为民作曲弹琴的精神。穷兄妹俩作为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生活很困苦,但十分爱音乐,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态度。通过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兄妹俩的对话,能深切体会到穷兄妹俩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依为命的善良品性。
二、从生动的语句中感受文章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例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幻。此时,学生虽然没有亲耳聆听《月光曲》,也能通过充溢着优美意境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
三、从优美的乐曲中品味艺术美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课文中,美妙的琴声让兄妹俩深深“陶醉”,“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这些都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了课文的意境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从而切身体会《月光曲》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
不足之处:
本篇课文景美情深,朗读时应该是徐缓、抒情的基调,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表现出来。比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急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贝多芬说明来意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等,都应该读出其中蕴含的感情。课堂上,由于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个别地方朗读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提高,以达到理想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珍惜现在,牢记历史
- 告别蛀牙的痛苦
- 品味我的家乡
- 海啸的自述
- 明明
- 美丽的花园――我们的校园
- 樱桃的爱
- 装在我心中的海南
- 麻辣同桌
- 诠释生活
- 那最后一剑的伤悲
- 享受足球的日子
- 小学生
- 海岸乡愁
- 爱吹牛的小花狗
- 网络时代下中学德育的困境与出路
- 基于市场经济的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高职工商管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 人权保障与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变
- 上市集团内部审计系统
- D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系统
- 分析微博时代中学德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香榭诗尚”品牌设计风格研究—关于我国中髙端女装品牌现
- 思考关于创新工商行政管理
-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 电子行业项目管理平台
- 多重语境下法律的形成
- 工商管理领域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理论建构
- 环境保护科学的精神文明建设
-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
- 师生情
- 中彩那天
- 一次成功的实验
- 火烧云
- 赵州桥
- 古诗三首(鹿柴 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 小儿垂钓)
- 三个儿子
- 放风筝
- 可贵的沉默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春蚕 教案示例
- 路旁的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