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抓“愤”“悱”,重感悟,强训练──我教《月光曲》
“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并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人才,小学是基础,课堂是主渠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下面就语文教材第九册《月光曲》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一、抓“愤”“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发现是创造的开始,疑问是智者的明灯。我在执教《月光曲》这课时,重点抓住学生的“愤”“悱”之处展开教学。第一课时,我让学生充分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我先让学生充分谈收获、质疑,说说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简单的问题我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在学生尝试解疑之后,我重点筛选了两个问题,作为下阶段教学的切入点。一个问题是“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弹琴?”,另一个问题是“一曲弹完,已经圆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又弹了一曲?”。这两个问题,也是我在备课时,通过研究教材和学生后,提炼出来的重要问题。(教学前已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老师是从学生的自身需要和接受动机出发,教为了学生的学。这样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能动作用得以发挥。
二、重感悟,扎实进行朗读训练
在重点感悟阶段,我把解决这两个重点问题和对重点段落的深入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哪儿不懂,我就在那儿落脚,克服串讲、串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在解决“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弹琴”这一问题时,我主要抓住穷兄妹俩对话的那一段,让学生讨论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的原因,谈体会,让学生体会到盲姑娘酷爱音乐,皮鞋匠同情妹妹,非常内疚。然后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读出兄妹俩的心情,并分角色朗读。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抓住盲姑娘说的一句话:“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盲姑娘当时的心情,这样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真正把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成学生读书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
三、积累运用,品、评、读有机结合
《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旋律优美,意境高远,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以致于穷兄妹俩陶醉于其中,联想到月光下的大海。这番景象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学生也没有疑问,但我没有放弃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读书的指导。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这段话,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番景象。接着让学生默读这番景象,欣赏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品评乐曲的旋律,并让学生动手用曲线标出乐曲的旋律。再放月光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乐曲描绘的美妙景象。而后指导学生读出乐曲的旋律,进行一段配乐朗读,并指导背诵。教学最后,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我鼓励学生像贝多芬一样奏出生活的最强音,平时努力学习,认真读书,做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这样,既培养了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为学生读书的感情投入奠定基础,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自主创新”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指导朗读为主,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为主的教学思路,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具的悄悄话
- 灾难无情,人有情
- 熊猫
- 我学会了
- 写
- 我们教室一角的特殊同学
- 假如……
- 我是一个小歌迷
- 我的妈妈
- 等妈妈
- 一件伤心的事
- 一件令我高兴的事
- ‘坐’在弹簧上的三层楼
- 童话般的小河边
- 一次拔河比赛
- 县民政局2011年工作总结
- 初中篮球队训练工作总结
- 新华书店主题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 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 县审计局2011年审计工作总结
- 区卫生局2011年工作总结
- 2011年司法工作总结
- 大学本科生党支部2011年工作总结
- 幼儿园“我与文明同行,文明从我做起”工作总结
- 学校教务处工作总结
- 2011年乡镇财政工作总结
- 公路局2011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总结
- 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工作总结
- 2011年公安局消防队工作总结
-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
- 财政政策的路还要走多远
- [教学论文]问题·猜想·实验——引导探究的教学尝试
- 做好农村化学农村初中化学教学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一)
- [教学论文]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
- 建构主义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 关于运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一)
- [教学论文]学生思维贫乏对化学探究教学的启发与实践
- 浅谈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分层教学
-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的讨论
- 创设实验情境 引发情感体验(一)
- 广告的文体特点和翻译
- 翻译中的视点转移
-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
- 《蒙娜丽莎之约》课后反思
- 《詹天佑》教学设计之二
-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 《蒙娜丽莎之约》课后反思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一
- 《山雨》教学设计之三
- 《山雨》教学设计之二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随笔
-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一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二
-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