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6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

​【教学实录片段】

一、导入

(黑板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师:你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

2、同学们说得很好,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孔子。师: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就是《列子·汤问》里记载的一则传奇的寓言故事。)

3、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掉字。

2、指名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议,说说自己从受到的感悟:

(读出了两小儿辩日时非常自信非常肯定的语气、听出了孔子十分为难不能决断的样子、我了解到读古文时一定要把标点符号停顿的感觉读出来,显得古文很有味道。)

师:真不错,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三、细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愿意读一读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释轻声读文,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这篇文章讲的是孔子东游的时候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

生:孔子东游时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两个小孩请他判决,他却不能。

师:非常好。原文是怎么说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

⑴ 理解“游”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向别人学习,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⑵ 理解句意。

3、为什么这里有一个“斗”字:

生:因为他们争论得很激烈,双方都不同意对方的观点。

4、学习第二、三、四段:

师:两小儿各持的观点是什么?赶紧读读第二节。了解他们争辩的两个观点:

生:其中一个小孩子说日出时太阳开始离我们近,到了中午太阳离我们远,第二个小儿说日出时离我们远,到了中午太阳离我们近。

师:能读一读原话吗?

理解“去”:距离的意思。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句话。

师:通过这句话的学习,我们不但知道了两小儿辩日时的观点,第一个小儿认为日始近,日中远,而另一小儿则相反,日始远,日中近(板书)。

师:两小儿在辩论的时候陈述的理由是什么,一个小儿的理由是──另一小儿的理由是──,两小儿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他们都说了一句在句式上极其相似的话,你能找到吗?

生:我觉得是这两句。(此不为……;一个小孩说……)。

师:这两个句子都是什么句子?

生:反问句。

师:这里用反问句起到了什么作用?(比陈述更确定的语气、表达得更强烈些。指名读,评价(读出了争论的语气)

5、学习第5段:

师:两小儿辩得不相上下,这时候孔先生来了,于是两小儿让孔子分一分谁对谁错。孔子能决断吗?

师:课文怎么说的?

师:那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谁说你知道的多啊!

师: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却不能判断,孔子当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生:孔子很无奈。

生:当时非常惭愧。

师:这也应了他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了认识自然、探索客观规律真理,要勇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五、总结

文章仅仅117字,让我们看出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的学习态度,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两小儿勇于探索,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六、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分角色表演。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一儿:早近(大) 午远(小)

一儿:早远(凉) 午近(热)

孔子不能决也

【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是语文第12册教材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但因其富于童真童趣,所以我把它作为第一篇文言文来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为了中学时大量学习文言文作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以激趣、学法为根本目的,紧扣教材,设计了“读──释──演”这个脉络清晰的教学环节。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

1、读通:

通过生试读,师范读、个人练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特别是:能正确断句。

2、读懂:

生对照注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学习中能将每一句话读懂,理解全文。

3、读好:

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自由练读。找同伴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展示两小儿争辩时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模仿古人吟咏的样子来有滋有味地读。通过这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节”溯源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海南临高方言趣谈
端午节的起源
四季家乡
在记忆深处消逝
你知道这些是什么花吗?
独上高楼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家乡的龙眼
诗中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思乡
家乡变了
乡水悠悠让我陶醉
人物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使用
民族文献工作的思考
试论探索现代办公技术在高职《应用写作》课程中的运用
地方报纸信息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设想
简析校长领导的思想转变与艺术
刘国钧与国立西北图书馆同辉
方志传记资料索引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存大有可为
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
谈谈搜集地方文献中的几个问题
试论大一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问题与方法
论东北地方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共建工作
福建省图书馆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
试论校园网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翠鸟》 相关资料
《珍珠泉》 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翠鸟》 教案2
《翠鸟》 教案1
《翠鸟》 随堂练习 提高篇
《珍珠泉》 重点字词梳理
《翠鸟》重点字词梳理
《翠鸟》 写作指导
《珍珠泉》 教师语录
《翠鸟》 同步练笔 范文
《翠鸟》 作者简介
《翠鸟》重点问题探究
《翠鸟》 写作素材
《翠鸟》 美文
《翠鸟》 考点练兵 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