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激趣·朗读·感悟──《学弈》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其博大精深昭示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悠久与灿烂。从小学开始,在学生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的积累基础上,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其重要作用与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在教学《学弈》这篇文言文时,窃以为应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经历对照注释理解、朗读、背诵、感悟等过程,享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一、看图写话引导预习
《学弈》一文的插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资源,它直观、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的重点。运用得当,既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上课时的文言文交流,也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我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通过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态,加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猜测课文的内容,并写一篇小短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在看图写话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文言文叙述的内容,达到了品图知意的效果。
二、反复朗读感悟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
1、教师范读引好路子: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反复朗读读准读熟:
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让他们借助注音读准生字;教师也应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及时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读音,并能通过反复朗读读熟课文、正确断句。
3、字斟句酌弄清意思:
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究的时间,引导他们结合课后注释弄懂字、词、句的意思,并通过独立说、同桌互说等形式予以落实,待别是对课文中的“之”、“其”、“为”三个词出现一词多义现象,应引导学生在逐字精读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比较归纳,弄清他们的不同意思,总结出它们在用法上的规律。
三、熟读成诵感悟道理
在学生熟读成诵、完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感悟、思考、分析、讨论如下问题:
1、两个跟弈秋学下围棋的人表现有何不同,结果怎样?
2、《学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后有何体会?
经过师生平等互动,个体感悟思考、集体分析讨论,达到共识:两个学下围棋的人在主观条件(智慧一样)和客观条件(一起向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弈秋学习)相同的情况下,却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两人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一心两用。《学弈》告诉我们,在学习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学习态度的专心与否决定着学习结果的好坏,因此,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也应认识到,如果弈秋能对一心两用的人严加管教,那么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总之,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性,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既有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也有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第一次
- 难忘的第一次
- “端午”的名称奥秘
- 第一次尝试
- 由《假文盲》联想到的
- 五个手指头
- 巧写对联的书法家
- 难忘的第一次
- 看漫画《假文盲》有感
- 手指
- 第一次做饭
-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 模仿《手指》
- 假文盲
- 第一次骑单车
- 探析中学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 探析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弹唱综合能力的培养
- 试论《教育学》课程网络案例教学的思考
- 略论民族文献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
- 地方文献的新发展——市地情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试论如何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 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 试论大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课中体裁教学法
- 藏书地域特色论——兼议建立地区文献库
- 利用地方文献宣扬祖国文化的体会
- 探析加强农村初中英语学科人文教育的行动研究
- 浅议中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陕西地方文献资源调查浅议
- 探析关于高等教育教材多样化与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思考
- 近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走来了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是这样来的
- 《找春天》教案3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雨后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风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姑娘又来了
-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
- 《找春天》说课设计之一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在哪里
- 《找春天》 课外日记:学生日记
-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谚语
- 《找春天》 课外日记:春天来了
-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
- 《找春天》教学有感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