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1
不定关怀,长成参天大树──《桃花心木》教学随想
《桃花心木》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他的老家林场,有一片树行优美,高大挺直的桃花心木,种树人的做法很让他感到不解:每当种树人把树苗栽下以后,总是要隔几天才来浇水,而且来的天数,时间没有任何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的多,有时浇的少。开始作者觉得种树人太懒,才这样浇水没有规律。后来终于有了和种树人交谈的机会,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种树人说种树是百年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获,一定要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如果每天都来浇水,并且每次浇的量都相同,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理,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它们是不可能成为参天大树的。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从表面上看,种树人这种不定关怀的做法,对于稚嫩的小树苗来说未免有些残酷,但从结果看,不但避免了小树苗的依赖心理,而且更有利于它们独立成长独立生存。转过头来联想一下,我们学生的成长又何尝是“一帆风顺”的呢。不也正如那小树苗一样,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尔后才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的老师非常需要像种树人那样对学生采取“不定关怀”,课堂教学中摈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需要放手的就大胆放手,千万不可这不放心那不放心,“事必躬亲”大包大揽,不给学生一点个创造“思想”的机会,他们是无法掌握生存本领的。需要拿出亲娘的心爱护我们的学生,拿出后娘的心管理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粮食”,吸收营养,为此哪怕是暂时“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也不要心疼,因为不久之后他们就能学会独立找“食”吃了,用不着母亲在一口一口地嚼着给他们喂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最终实现文章末尾“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的局面,即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我们的家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待孩子是否也该如此呢!
当然我们提倡“不定关怀”决不是不关怀,大撒把,它应当是一种距离关怀,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关怀,它会因为每个孩子个体不同而不同,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个体特征,用心体会和把握,制定出符合孩子特点的不定关怀措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绝不能搞“一刀裁”。
尊敬的各位同行,各位家长,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也读一读这篇文章,或许我们会有异曲同工之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后湖公园
- 春
- 胆小的乌龟
- 游科技馆
- 一次疏忽
- 河口大桥
- 2009年的第一场雪
- 读《聪明的木娃》有感
- 美丽的云彩
- 迷人的夜来香
- 我爱家乡的荷花池
- 叠被子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学骑车
- 20年后的我
- 小学生决心书
- 参军决心书
- 作业区安全生产决心书
- 初三中考学习决心书
- 复读决心书
- 创建“文明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决心书
- 实践科学发展观决心书
- 创建文明校园决心书
- 竞岗决心书
- 党员个人整改措施方案
- 生产安全决心书
- 深入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决心书
- 党员先进性心得体会
- 保持共产先进性心得
- 心得体会-以实际行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 体验营销运作流程解析(1)
- 一个经过西化而回归的社会主义情结
- 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1)论文
- 全球营销中跨文化管理的分析和运用(1)
- 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探析
-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拓展综述
- 关于澳大利亚司法制度的考察报告(1)论文
- “天鹅绒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苏东巨变十年祭
- 浅谈对我国司法独立问题的几点思考(1)论文
-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
- 全球化与本土化冲击下的儒家人文精神
- 论弱势品牌的营销策略(1)
-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
- 浅论我国动物保护法草案(1)论文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6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1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8
- 《毛主席在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4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 《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2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3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