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1
不定关怀,长成参天大树──《桃花心木》教学随想
《桃花心木》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他的老家林场,有一片树行优美,高大挺直的桃花心木,种树人的做法很让他感到不解:每当种树人把树苗栽下以后,总是要隔几天才来浇水,而且来的天数,时间没有任何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的多,有时浇的少。开始作者觉得种树人太懒,才这样浇水没有规律。后来终于有了和种树人交谈的机会,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种树人说种树是百年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获,一定要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如果每天都来浇水,并且每次浇的量都相同,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理,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它们是不可能成为参天大树的。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从表面上看,种树人这种不定关怀的做法,对于稚嫩的小树苗来说未免有些残酷,但从结果看,不但避免了小树苗的依赖心理,而且更有利于它们独立成长独立生存。转过头来联想一下,我们学生的成长又何尝是“一帆风顺”的呢。不也正如那小树苗一样,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尔后才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的老师非常需要像种树人那样对学生采取“不定关怀”,课堂教学中摈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需要放手的就大胆放手,千万不可这不放心那不放心,“事必躬亲”大包大揽,不给学生一点个创造“思想”的机会,他们是无法掌握生存本领的。需要拿出亲娘的心爱护我们的学生,拿出后娘的心管理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粮食”,吸收营养,为此哪怕是暂时“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也不要心疼,因为不久之后他们就能学会独立找“食”吃了,用不着母亲在一口一口地嚼着给他们喂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最终实现文章末尾“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的局面,即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我们的家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待孩子是否也该如此呢!
当然我们提倡“不定关怀”决不是不关怀,大撒把,它应当是一种距离关怀,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关怀,它会因为每个孩子个体不同而不同,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个体特征,用心体会和把握,制定出符合孩子特点的不定关怀措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绝不能搞“一刀裁”。
尊敬的各位同行,各位家长,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也读一读这篇文章,或许我们会有异曲同工之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看“追星”现象
- 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 中华瑰宝戏曲
- 戏曲的艺术魅力
- 我也追星(周杰伦)
- 我也追星(居里夫人)
- 我也追星(韩庚)
- 黄河壶口瀑布
- 追星族曰
- 给黄河的一封信
- 戏曲传统艺术
- 追星丧父谁之过
- 戏说“明星”
- 走近父亲的秦腔
- 心系黄河
- 关于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创新
- 试论小班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
-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实施素质教育
- 图文时代的地方文献工作
- 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工作述略
- 吉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四十年
- 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研究
- 深化地方文献工作浅谈
- 试析文解字添奇趣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工作概述
- 江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开发的思考
-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 浅谈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试论河北省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创新与思考
- 关于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将相和》
- 《争吵》 范文习作
- 《检阅》 训练素材
- 《争吵》 考点练兵1
- 《争吵》 教师语录
- 《争吵》 重难点分析
- 《争吵》 知识点精析
- 《争吵》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检阅》 考点练兵1
- 《检阅》 范文习作
- 《争吵》 趣闻故事
- 《检阅》 写作指导
- 《争吵》 考点练兵2
- 《检阅》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