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手指》教学反思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与以前课本中选入的先生的《白鹅》一样,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由于我十分喜欢和欣赏先生的文风,就当做精读课文来讲的,课前还请美术吴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插图。
果然,学生也十分喜欢学习本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课后我还布置了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眼中的五根手指,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结果很多孩子能模仿先生的语言风格,幽默地写了自己眼中五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而且很有见解。如:有的孩子认为中指并不向先生说的那样“养尊处优”,反而是“忍辱负重”,每天扛着钢笔写个不停,都累得驼了背。多么生动的比喻啊!由此可见,我们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挖掘不同课文中的写法特点,让学生在仿写、续写、扩写等活动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童年
-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一封信
-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 让我们手拉手
- 难忘童年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难忘童年(6)
- 难忘童年
- 难忘童年
- 难忘的童年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难忘的童年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 建筑施工脚手架知识
-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 砌筑工程
- 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
-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装饰工程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感受
-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 防水工程
- 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 关于高校新校区规划的思考和担忧
- 建筑设计色彩构成
- 地下防水工程通病及治理
- 管理工作中的50点感悟
-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意思
-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整体阅读感知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
-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