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手指》教学反思

《手指》教学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手指》教学反思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与以前课本中选入的先生的《白鹅》一样,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由于我十分喜欢和欣赏先生的文风,就当做精读课文来讲的,课前还请美术吴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插图。

果然,学生也十分喜欢学习本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课后我还布置了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眼中的五根手指,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结果很多孩子能模仿先生的语言风格,幽默地写了自己眼中五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而且很有见解。如:有的孩子认为中指并不向先生说的那样“养尊处优”,反而是“忍辱负重”,每天扛着钢笔写个不停,都累得驼了背。多么生动的比喻啊!由此可见,我们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挖掘不同课文中的写法特点,让学生在仿写、续写、扩写等活动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堂与众不同的写作课
不听话的后果
一堂生动的说字分析课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一堂生动的课
有趣的汉字
看病
北京六天采访的感想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与众不同的一节课
一节特别的课
有趣的题目
最有趣的一堂写作课
搭错车
冯老师上的一节课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几点不足(1)论文
试论教师新课程理念生成的和谐氛围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1)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浅析基础教育理想
浅论知识共享中的沟通障碍分析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1)
略论数字化校园建设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1)论文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文化阐释
论全球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艺术试论 (1)
试论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思考
浅论当代社会以瘦为美审美现象(1)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
新课程中“三性”的体现──《比尾巴》教学札记
《比尾巴》词语造句
10《比尾巴》教学设计
《比尾巴》朗读指导
建立孩子喜欢的语文课堂──《比尾巴》教学设想
资源重组 趣味延伸──《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反思
《比尾巴》近义词反义词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评析
《比尾巴》词语解释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比尾巴》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比尾巴》教学思路谈
让语文课活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比尾巴》教学案例与评析
在自主开放中“比”出来的精彩──《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