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卖火柴的小女孩》评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极富感情,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在这节课中金老师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情感渲染,激起同情
从课文导入开始,金老师就渲染一种情境,从与学生的谈话“你们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在学生充分发言后,金老师深情地说:“同学们真幸福啊!……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爷爷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激起了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并迫切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在第一段的教学中,金老师紧紧抓住“可怜”一词,引导学生细细去品味文章,使学生对小女孩“由怜生爱、由爱生悲”,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情感不断升华,达到人文合一。
二、自读自悟,体会可怜
依据《课标》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学中老师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如:在学习1~4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女孩“可怜”?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然后仔细读读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从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能抓住文中句子谈自己的体会,老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机点拨使学生从寒冷、人情冷漠、无人疼爱等方面,体会到了女孩的可怜这一环节,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以读为本,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语文的述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在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时,首先让学生快速读课文,熟悉文本后,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自读自悟。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来指导朗读。教学中,金老师采用让学生谈感悟、抓重点词等多种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四、写话训练,升华情感
理解课文后,金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文第一段写小女孩卖火柴的,可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作者并没有详细地描写。但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一整天小女孩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请你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这样学生就化书本知识为自己语言,学以致用。这一写话练习,发散性了学生思维,他们深入理解了课文,课文的中心也从而得到了升华。另一方面,通过虚拟这一情境,一方面深化了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课堂的关注点只集中在了极少数学生的身上,孩子们的素质很高,读书都能够读出情感,如果能够给更多的学生读的机会,课堂的参与面会更大,收到的课堂效果会更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速之客
- 我的妹妹
- 不速之客
- 第一次获奖
- 我最喜欢吃的苹果
- 仙人球
- 第一次考级
- 第一次戴眼镜
- 不速之客
- 不速之客
- 不速之客
- 我和风筝一起飞
- 我的文具盒
- 我的小兔“白白”
- 一位热心的叔叔
- 浅谈教育督导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 关于高校校生关系问题分析及对策
- 浅谈美学之于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 浅析课堂教学评价
- 论设计“小专题”教学 促进个性化发展
- 论教学中的游戏与游戏中的教学
- 关于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性之探讨
- 浅论教学中美学教育的渗透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的借鉴
- 于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思考
- 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 关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机构性质及职能的未来走向
- 浅谈如何提高申论写作能力
- 简述接受美学理论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启示
- 读《草船借箭》有感
- 读《草船借箭》有感
- 读《草船借箭》有感
- 《草船借箭》句式变化
- 《草船借箭》续写
- 《草船借箭》重点问题解析
- 《草船借箭》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草船借箭》教学杂谈
-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 读《草船借箭》有感
- 《草船借箭》佳句欣赏
- 《草船借箭》难句讲解
- 《草船借箭》片段教学
- 《草船借箭》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