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形成原因破译

简析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形成原因破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析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形成原因破译

"

论文关键词:国学教育运动;原因;解释

论文摘要: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它是苦难而命运多舛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目睹国难日深,国学地住日趋微贱,社会道德人心日渐消沉,而西方思想文化长驱直入极显强势的时刻,为救亡图存,寻求中华民族出路,探索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如何发展做出的庄严而沉重的选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国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创办,国学研究的深人开展,普通中学课程体系中国学内容渗透力度的加大和中小学读经运动的推进,一场席卷全国教育界的国学教育运动宣告形成。这场运动声威之大,持续时期之长,参与人数之众,在当时实属罕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引起了思想文化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随即引起了一场声势颇大、旷日持久的纷争。对于这一场国学教育运动,积极参与细心呵护者有之,听之任之让其自生自灭者有之,然而挥戈上阵口诛笔伐摧之折之者亦大有人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结合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界、学术界对国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视与投人,中小学读经的尝试与论争,可以较清楚地认识到当年这场运动的形成是无法回避的,有其深刻的历史的和时代的原因。

自鸦片战争以来,欧风美雨一日比一日强劲地洗礼着传统中国,中国传统教育伴随着苦难踏上了近代化的途程。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深人的过程,亦即中国传统学问淡出历史舞台的过程。地主阶级改良派呼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林则徐等提出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里的“长技”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声光电化等科学技术知识。西方“长技”进了中国附载在什么地方呢?无疑附载于中国传统教育中。这样,西方“长技”便挤占了中国传统学问的地盘。在中华民族面临着灭顶之灾的时候,这些西方“长技”占领一点地盘,中国传统学问少一点地盘,尚未引起人们的担忧,中国传统学问的“小理”必须服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大理”。

洋务运动中,救亡图存、保国保种的危机加深。聪明睿智的洋务派为了妥善处理“中学”(国学概念形成前对“国学”的称谓)与“西学”的关系,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教育文化交流的原则与方法。张之洞指出:“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于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望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虑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则旧歧者愈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愈,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他“深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洲之内矣,’!因此,他撰写了《劝学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明确地规定了西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其时,还有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中西教育文化交流的原则与方法,如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严复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等,都没有较好地解决当时“中学”和“西学”的关系问题,因而未能引起社会的关注。社会自上而下均比较认可张之洞所提出的描述“中学”和“西学”关系处理的方式。

然而,即使有比较好的解决问题模式,在执行上还是颇费心机的,不然的话,肯定会招来不小麻烦。在张之洞所办的学堂,就采取比较聪明的做法,在课程表上列着有大量“中学”课程,张之洞规定经心书院“每月课以经史一次,或解说,或策论,由分教核定,分数开单送交监督与各门统计,合定等级”。人们心知肚明的是,过于强调“中学”,必定影响到“西学”的学习,而“西学”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到保国保种、救亡图存的大事情。但是,若是削弱“中学”的地位,一定又会招惹各种指责,恐怕会导致“西学”在学堂中的地位连根拔掉。这样,张之洞不明确降低“中学”的地位,而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采取机智的作法,明地里有其很高的地位,实际上釜底抽薪。他创办的经心书院的做法是“将原设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科,一律改作学生课外研读”。考试则流于形式,学校的奖学金等,均按“西学”的考试成绩确定。张之洞如此举动,没有引起社会的过激反应,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他的作法比较明智;二是他是封疆大吏,权臣要员;三是其时上中层社会大都领略到了“西学”的厉害,认识到如不借助“西学”,中国真的要亡国灭种。

到“新政”实施以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提速,清廷前后制订了“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宣布实施四年义务教育,废除科举制度,成立新型教育行政机构—学部制订女子学堂章程等等,“中学”一步步退让,“西学”一步步进逼。明智的督抚们为了蛰伏人们的担心与优虑,在一些省会建立“存古学堂”,作为挽救“中学”的堡垒。学部还制订了《存古学堂章程》、《修订存古学堂章程》,将存古学堂分经学、史学、词章三门,主要课程有经学、史学、词章学、诸子学等,学制“比照他项学堂定作中等五年,高等三年,以资深造”。希翼“修明古学之人,即为将来经师大儒之选”。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力挽“中学”的掩人耳目作用。

“新政”前的官学课程表上近似于聋子耳朵的“中学”课程还摆在上面,义学、家塾基本上还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神童诗》之类;书院情况稍稍有所不同,少数书院如格致书院等较早完成近代转型,传授西方声光电化知识,而大部分书院照样我行我素。如鸦片战争烧烟之地的广东,其广州菊坡精舍仍强调“以时艺课士,此间向仿学海堂例,试以经、史、诗赋,不拘体格,稗得各尽所长,务为根抵之学”。陈澄对学生说:“读《经》、《史》、《子》、《集》四部书,皆学也,而当以《经》为主。南方的私学、书院尚且如此,内地的情形自然不难想见。

自洋务运动到“新政”实施,官学中“中学”的地位虽有明显降低,但私学和书院中“中学”的地位仍然十分坚挺,不致于造成对“中学”地位失落的担忧和对“西学”强劲发展势头的恐俱。不过,中上层社会之所以对“新政”时期推进“西学”力度加大的忧虑未予表露,可能另有它因。他们认识到“中学”与皇权系于一体,只要“中体”尚存,就不愁“中学”会在传统教育地盘上蒸发。再者,其时民变四起,内忧外患,也使得他们无暇顾及“中学”的地位间题了。清王朝寿终正寝,巩固与振兴“中学”问题,移交给了中华民国。所以,倘若中华民国政府仍然执“中学”的地位失落于不顾的话,国学教育运动形成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私塾的情况如何呢?中华民国时的教育部对私塾的态度非常强硬,私塾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塾师必须到诸如师范学校或师范传习所之类的教师教育机构接受培训,必须停止向学生兜售“诗云子日”之类的货色,教科书必须是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的,科目必须与相应的学校一致。清末私塾成了“中学”教育的顽固堡垒,中华民国时期的私塾因为国家普及四年义务教育,对私塾资源有所依重,但私塾必须完成现代化改造,否则宁可摘掉牌子,使之关门大吉。

中华民国建立以来教育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针对着国学来的,每一举措都对国学的地位有所削弱。尤其是《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4条。恰如蒋维乔所言:“此区区十四条通令,革除前清学制之弊,开新学制之纪元,于全国教育停顿,办法纷歧之时,赖此通令,得以维持,其影响实非浅鲜。舒新城也评价说:“当年之教育设施,全赖此十四条维持之。其影响不可泛视也。

中华民国教育部的改革举措,使得国学的地位削之又削,加之一大批留学欧美、日本的学生先后归国,而且相当多的进到了国家重要文化教育部门,经他们一鼓捣宣传,西学简直是长驱直人,在社会上十分吃香。叶圣陶曾描绘西学在中国的影响,说:“小学生读外国语,在上海是很通行的,最简陋的‘弄堂学校’里也列有英语的科目。……他们艳羡那些‘洋行买办江白度’,以为‘江白度’的条件是能说外国语,便奉外国语为绝顶重要的科目,父诏其子,师勉其弟,‘你要用心把外国语读通才好啊,否则便不能伺候你的外国主人’。

对于传统国学在大中小学和社会上地位失落的深度优虑者,大有人在。他们似乎比以前更加优心忡忡,担心中国长此以往,不但是亡国的问题,而且是亡文化。亡国有文化在,国终究有复兴的希望;亡国又亡文化,国家则将陷人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一观点集中的代表者,首当推清末革新巨人康有为。1913年下半年,康有为所撰写的《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就表达了他对国学地位失落的深度优虑。文章开宗明义:“凡为国者,必有以自立也,其自立之道,自其政治教化风俗,深人其人民之心,化成其神思,融洽其肌肤,铸冶其群俗,久而因结,习而相忘,谓之国魂。康有为在文章中全面阐述了他的优虑,其中有很多方面证明他已经与新时代格格不人,对新时期的各种改革十分忌恨,但对尽弃国学这一点,还是不无道理的。他指出:“盖吾国人鄙弃中国之心太盛,于是并国学之粹美而弃之,则不择他学之淫昧侏儒而敬奉之矣。岂惟文学,凡百一切,其为中国者,则不择其是非美恶而弃之,凡为外国者,则不择其是非美恶而师法之。其始起于游学之士,其继被于全国之人,以为吾不用一二日文,恐人谓我不能外学也。不知其然,不究其故,风靡盲从,有若病狂。磋呼!何以吾国四万万之人而风狂如此也。对此情此状,康有为极为痛心,认为“假令吾为野蛮小国,一无所长,则舍己从人,以求良美可也。若吾中国,自创文明者也,五千年来,圣哲之精英无量数,豪杰之心肝无量数。”他斗胆下了一个断语:“吾中国若自立不亡,则十年后必耻用日文矣;若犹用之而不耻,则十年后中国亦必亡矣。”中国凭什么“自立”呢?这从丹麦、瑞典“昵近于德国,百器皆待于德,工商皆多德人,而丹麦之语言文字礼俗学术,斤斤自立,不肯少舍以从人”,难道他们不知道“废其国文,改学德文,其于谋生计,与交国际至便而增益”吗?他们自立的基础是对国之语言文字礼俗学术“不肯少改者,挟其百数万之国民,费日敝精,以学此五十余万册之国文,此其所以立国之本也”。由此推论,康有为认定中国“自立”的基础当是中国“语言文字礼俗学术”。他说:“吾中国人民百倍于丹、瑞,而自弃其国文,吾甚耻不如丹、瑞,而恐中国之不能立也。”

过去,学术界多将康有为这篇文章的发表,视为他思想退为保守,停滞落伍,憎恨改革的代表作,因而对文中强烈的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对文化教育发展的良多建议都一概否定掉了,显然失之偏颇。

康有为的《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绝非一时兴之所致为之,代表着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中华民国初年改革的优虑,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的思考,自然是现代中国三四十年代国学教育运动兴起的诱因之一。

清末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向东西洋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尤其是清末“新政”时期向日本派出了数千名学生,向东西洋寻找救国之道,希冀振衰起微,发奋图强。留学生的品流很杂,按当时人士的分类,一为文士派,只知读书,不管其他;二为尚外派,以为外国的一切皆好,中国的一切皆不足论;三为流学派,随波逐流;四为名誉派,沽名钓誉,滥竿充数,以为留学镀金,即可身价十倍;五为求学派,具改良之思,抱救国之念,专心向学,务求实得。其中立志报国者,无不以西方科学文化为利器。大批留学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学成归国,并在教育界、思想文化界大多高居要位,影响迅速扩大。中国留学生每年进人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常有300人之多。据称,民国初年到南京国民政府崩溃前夕的30多年中,在该校毕业的有上万名中国留学生。仅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在中国颇有影响的就有郭秉文,中国留美学生第一个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者,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胡适受业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门下,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陶行知从伊利诺斯大学转到哥伦比亚大学,亦师从杜威,是中国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孙科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转人,主修政治、经济及理财,归国后成为国民政府要员。此外,还有宋子文、蒋梦麟、张伯荃、陈鹤琴等民国时期政界、教育界风云人物。他们的归国并在中国文化教育界、政界产生至广至大的影响,亦使社会对欧美文化推崇备至,褒奖有嘉。有钱有势的家庭,大有不将女子送去接受欧风美雨洗礼势不罢休之势;青年大学生,甚至高中生的志向也大多是“留洋”。相比较之下,国学教育门前冷落车马稀,相形见细。这种态势也使得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对国学前景备感担优。"

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教育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引起了汹涌澎湃的科学民主思潮。这股强劲的思潮中的“弄潮儿”大多是留学东西洋的青年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吴虞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专制制度不遗余力的批判,更使得国学教育门可罗雀。钱玄同还提出了欲废止封建专制制度,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彻底清盘,首先当废止中国文字,因为中国文字是那些腐朽制度和腐朽思想的载体。蔡元培听了钱玄同的高论后说,道理上很好听,实际上行不通。国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尴尬局面于兹不难想见。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的公开出版,调查时间虽短,却能切中时弊,道出了人们十分优虑痛心疾首而又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因而与孟禄、推士等美国教育家、科学家在中国的调研相比,影响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明显大得多,“在教育界引起广泛注意”。以后中国教育界出现的国学教育运动,诸如广东、湖南的中小学读经、几家国学专修馆的诞生,乃至于江西的“新生活运动”中某些复古性质的“四维八德”等教育内容的再次粉墨登场,都与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考察和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的出版有着前因后果的关系。最直接的影响是给无锡国学专修馆以极大的鼓舞。无锡国专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请国学大师唐文治为馆长。唐文治欣然应允,宣布“以救正人心,复兴中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本”的讲学宗旨。后来略变办学宗旨,改为“研究本国历代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对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唐文治长国专最为欣慰的是,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代表唐克尔·培根参观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来中国看过很多学校,读的是洋装书,用的是洋笔,充满洋气。这里才看到纯粹中国文化的学校,才看到线装书和毛笔杆。”并予以高度评价:“贵校为研究‘国学’之最高学府,负有保存固有文化之责,与普通学校之使命不同。稍后,《国专季刊》对此事还有详细报道。使得无锡国专师生踌躇满志,均以“继绝学”自命,“痛旧道德之沦丧,新文化似是而非”,“深愿以淑人心,扶世道,救中国”。此后,国学教育形成热潮,无锡国专遂成为中国现代国学教育的重镇,河南也成立了专门的国学专修馆,公私立大学亦设立机构推进国学教育与研究,普通中小学国学课程课时增加,一些中小学还宣布读经。

国学教育运动形成的原因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是国家危机日益加重,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地位日趋微贱,社会道德人心日渐消沉,而西方思想文化长驱直人“物极必反”的必然反应,也是一部分具有强烈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救亡图存,探索中国文化出路做出的庄严而沉重的选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近父亲的秦腔
戏曲的艺术魅力
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愚蠢的追星族
我看“追星”现象
追星丧父谁之过
我与中国戏曲
我也追星(周杰伦)
戏曲大舞台
戏曲传统艺术
中华瑰宝戏曲
追星族曰
戏说“明星”
黄河壶口瀑布
我也追星(居里夫人)
2009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总结
青春在前进的风帆中飞扬(企业团委工作总结)
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乡镇党委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XX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
党性分析报告(党员工作总结)
市房产管理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一季度城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党员工作总结
油田发展党员工作总结汇报
交警大队城市管理工作总结
严格管理狠抓落实全面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2009年后勤处工作总结
东台市第三中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小结
市2009年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总结
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体系施工方案
强化项目文化建设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如何避免建材对居室的污染
如何解决业主介入施工
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手法笔记
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北方居住区室内公共绿地宜居性研究
浅议雨期建筑施工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贝律铭写给年轻设计师的十点忠告
对建筑学学生的建议
工程建设项目要科学决策
建筑设备工程综合设计与节能
建筑房建资料员流程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开国大典》教学杂谈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篇章结构
《开国大典》课文导学
《开国大典》课文结构
读《开国大典》有感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评课
《开国大典》课文题解
《开国大典》预习提示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读《开国大典》有感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想象场景”──《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开国大典》教学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