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9
《凡卡》教学反思
在执教语文第十二册《凡卡》一文时,我设计了一张学习表,让学生通过读书、讨论,合作填写“信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或体会,不懂的问题”等栏目。这种学习方式在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表。检查学习表,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了解了凡卡的悲惨命运,产生了对凡卡同情,对老板憎恨的情感。我认为已经达到教学目标。
我很满意,习惯性地问道:“谁还有疑问?”。一名男生举手发问道:“为什么凡卡在信中说街上的狗一点也不凶?我见过的狗可凶了!”。顿时,全班哗然,怎么问如此无关紧要的问题。我略有愠色,暗想:问题与文章思想感情无联系,与领悟表达方法无关,多此一问,沉住气说:“谁帮助他?”。举手者颇多,一生说:“养狗的人对狗很好,经常带狗在街上散步,时间久了,狗与人熟了,就不咬人了。”一生说:“那些有钱的人都养宠物狗,宠物狗是供人玩的,当然不凶。我家就有一只……”。看来这个问题确实与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无关,不涉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没有深究的价值。我正准备结束这个提问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另一个想法。凡卡认为狗不凶是因为老板和老板娘对他太凶狠、恶毒了,狗的凶狠和老板、老板娘的凶恶比起来差远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凡卡的悲惨命运。”
问的学生隐约捕捉到“狗一点也不凶”的写作深意,前面答的学生大多是从“狗”的角度去思考,没有联系文章的表达方法,没有考虑凡卡的痛苦遭遇,最后答的学生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两个层面思考,准确认识到《凡卡》一文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凡卡回忆乡下的美好是“流泪的快乐”。其回答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融合的境界。更让我思索到,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时,不能从形式上设计几个讨论题,让学生质疑几个不明白的地方,就认为是开放的课堂,创新的教学,就认为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满足营造表面的课堂繁荣,会出现热闹的讨论没有目的,所谓和谐的学习氛围是空泛地让学生发问,学生往往不知问什么,为什么发问,课堂学习流于肤浅。教师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更应提高教师主导作用,在深入研究课文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去讨论、去质疑,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提高质疑的质量。要让“狗儿为什么一点也不凶”的学生偶然质疑变成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称赞了我
- 画画
- 春天的公园
- 我长大了
- 我帮助了同学
- 我难忘的一件事
- 老师,您是……
- 下雨也有好坏
- 观羊
- 今天真开心
- 我开碰碰车
- 我长大了
- 三只小猪
- 我忘拿了橡皮以后------
- 春天来了
- 以有形把握无穷
- 论农村教育分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关于人文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
- 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 高校经济法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研
- 论英国专业教育研究
- 实施新《纲要》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的新体育观
- 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
- 试论自由与必然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论语文教学的“留白”技法
- 浅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 论高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观照
- 论对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几点思索
- 试论增强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丑小鸭》第一课时
- 《欢庆》教学设计
- 《一分钟》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 《笋芽儿》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
- 《丑小鸭》片断赏析
- 《泉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