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鲁滨孙到荒岛后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勇敢无畏、自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野外长期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吗?(水、吃的东西、住的地方……)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鲁滨孙,竟然在荒无人烟孤岛上生活了26年。他有着怎样的遭遇?又是如何克服岛上的困难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鲁滨孙漂流记》、相信学完课文后,你们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
鲁滨孙漂流记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互学字词。
2、找生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学生也一同走进课文了解故事。
三、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通过刚才的阅读、听读,相信鲁滨孙已经给你们留下了一些印象。看插图,这就是鲁滨孙。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鲁滨孙?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要求划出相关句子,并做上批注。
1、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做批注。
(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基本上结束就引导下一个环节。)
2、小组交流。
3、组织反馈:
生:他是个遇到危险不畏惧,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我从第三自然段中看出来的。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无所适从,而是从船舱中找可用、可吃的东西。
(读出句子。)
生:他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这与他酷爱冒险有关。我是从第四自然段知道的。他首先找到住的地方。学生读出相关句子。教师再加以引导分析。
位置:
有水源(生存)、有树阴(避日晒雨淋)、防野兽(安全)、可以看到海面(便于求援)、
用料:木头船帆(就地取材)。
生:我补充:住的重要,没有吃的,人也无法生存。在第六自然段中写他打猎捕鱼(短期食用)、蓄养山羊(常喝羊奶,吃羊肉)、种植麦子(第四年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从这些地方也能说明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师可补充:他的创造力强。
生:我认为他还遇到其他的困难,如:第七自然段,写了他发现沙滩上有野人的脚印,于是他担心野人来吃掉他,就在他住的地方插下杨柳庄子,又将羊群分圈来养。说明他是个自立的人。
师适时引导:他非常细心、有面对危险从容处置的能力。
……
师适时板书:
住、吃、安全
同学们,课文围绕这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鲁滨孙所经历的困难,从而使我们认识了一个自立、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鲁滨孙。
四、教师补充课外资料,选择朗读
是啊,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他在荒岛上经历的困难。可大家想过没有,在这漫长的26年中,他经历的困难仅仅是这些?你们知道吗?为了离开孤岛,他花了34天的时间砍下一棵大树的根,花了1个月的时间刮去了树皮,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凿成了一条小船──但他,却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又一切艰难险阻。下面,我希望大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再读一读,和鲁滨孙一起去回顾他的漂流经历吧!
五、畅所欲言,谈感受
同学们,读完了,你想给鲁滨孙说些什么呢?(对着他的插图)下面,就让我们来畅所欲言吧!
六、拓展练习
是啊!鲁滨孙可真了不起,他不畏艰险,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你是如何面对的?
你的感受呢?
(学生结合自己谈感受。)
七、总结
听了大家的想法,老师感到欣慰。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像鲁滨孙一样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此外,我们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要多学知识,多长本事。
八、出示书《鲁滨孙漂流记》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实际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缩写,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去读读这本世界名著。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不怕困难、自强、自立、创新
安全 防御教化
吃 捕鱼养羊种麦
住 搭篷
遇到困难 克服困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过年
- 我最难忘的一天
- 狐狸和小猫
-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 交通堵塞(童话)
- 一双小手
- 秋天
- 海潮
- 美丽中区花园
- 我的自画像
- 发卷之后
- 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 一张有趣的照片
- 碎花瓶的秘密
- 最可爱的人
- 关于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 关于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合法性”探究
- 试论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环境研究
- 简论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难及对策
- 试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简析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有效性研究
-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转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试论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 关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思考
- 关于职业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试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考核方法的改革
- 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 简论高职应立足职业特色加强职业人文教育
- 《〈诗经〉两首》词语古今异义
- 《〈诗经〉两首》课文简析
- 《采薇》译文
- 《〈诗经〉两首》课文评点
- 《〈诗经〉两首》多义词辨析
- 《氓》和《采薇》导学
- 《〈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 《〈诗经〉两首》中心意思
- 《〈诗经〉两首》题解
- 《〈诗经〉两首》鉴赏点示
-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 《〈诗经〉两首》写作借鉴
- 《〈诗经〉两首》写作特色
- 《氓》译文
-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