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几点认识──《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几点认识──《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4

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几点认识──《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在本学期,区课改办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学习目标为切入点,实施课堂教学,可以说为我们每位实验教师研究教改提出了一个新和思路,10月份在五小听完李校长的讲座之后,各学校陆续都将学习目标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进行行之有效的使用与研究。下面我就自己对课堂学习目标的使用及认识谈几点体会。

一、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

在使用学习目标之初,我们在思考这样一个个问题,那就是课堂中的学习目标与教师备课过程中确立的教学目标有什么关系?因为翻开我们的教师用书,我们会看到教参上每节课里都一个学习目标提示,那么这个学习目标是否可以作为课堂上我们提供给学生的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再现给学生?

在深入课堂教学和老师们悉心推敲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做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首先是从三个维度的角度来确立的,它不仅包含着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且也涵盖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它是从教师角度确立的,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则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某些过程和方法使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对技能的体验。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着一致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鉴教参上的学习目标,并不是完全照搬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每节课在预设学生学习目标时老师心中要有教材,眼中要有学生。

二、怎样来确定每节课中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成的,每节课不宜过多。

以一年级上册中《自己去吧》一课为例,课文通过小鸭想请妈妈带它去游泳,鸭妈妈鼓励小鸭自己去没过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想请妈妈带它到上那边去看风景,鹰妈妈鼓励小鹰自己去看,没过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通过学习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们自强自立。

1、在本课教参中给出了三个学习目标:

⑴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⑵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 了解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依赖父母,自己要学会生活的本领。

2、这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再现给学生?很显然如果把这三个内容同时出示给学生并不恰当。因为作为第一课时,我们往往要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课文,那么本节课针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不妨预设为: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或是认识12个生字,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任务一目了然。相反如果我们将本课中的三个学习目标同时再现给孩子,不仅让学生无从下手,我想既便是老师也感到烦,(这节课我怎样要会这么多呀)。

3、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角度来预设,目标要语言要通俗易懂,易于评价:

以《自己去吧》这课为例来剖析一下,教参中的第三个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如果将这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原封不动照搬出来,让学生去完成,很显然难度很大,既便是高年级学生你把这几行字留给他,他也茫然,“了解”一词很泛泛,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了解?因为这个目标不是学生凭着动动笔、动动口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反复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感悟:我要向小鸭和小鹰学习。

因此,对于这类需要在学生自我学习过程实现的学习目标,我们不妨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提出来。通过用学生能理解得了的语言(儿童话)向学生提出来。可以这样预设比如:读完课文后你想向谁学习或是你认为鹰妈妈和鸭妈妈做得对吗?这样一来预设的学习目标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也就是说在教师在预设学习目标时,心中要有教材的同时,眼里还要有学生,要想尽办法去激励学生把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变为学生自己主动获得知识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活学生潜在思维和意识,从而顺利的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再有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整节课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标杆,是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的依据,所以,目标出示要得体得法,不应让学生读一遍后就放到一边再也看不管了,或是通过课件出示完就算了,而应成为学生对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

4、预设学习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个别差异:

我们知道一个班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方面存在差别。如果学习目标全班划一,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在教学中我们可否针对本班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尽可能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形成认知的过程,这样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预设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5、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经过内化、理解、感悟到的东西──即:生成目标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活动,一节课中当学生的思维与行为达到最活跃状态时,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的构成者和生成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预定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完成预设目标的过程中,经过自己思考和感悟,而衍生出的灵感与知识的火花──生成目标,作为教师只有能抓住学生思维中每一次碰撞,才能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学习境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榜样的力量
月宫之旅
我们班的“小辣椒”
彩虹鱼
我的好朋友
我们班的“娇气鬼”
有趣的语文课
回老家
等打针
芬芳迷人的桂花
日出
我家的小金鱼
龟兔赛跑续写
我们班的“三大侠”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厉庄镇山北小学2006-2007学年度教学质量分层提升方案
乡人武部年度工作总结
桃花镇中心小学2007年教学工作计划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厉庄镇中心小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三、四年级信息技术计划
大鹏中学2007年教学学工作计划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李家庄镇中心校 2007年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可可西里中学2007年教学工作计划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五)
必须调整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1)
政府、农民和市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试论当前中国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主要障碍
乡村政治研究诸问题——对应星批评的回应和进一步思考
重视农业科技 发展农村经济
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村委会选举完善之管窥
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
村民自治怪胎——村务管理委员会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思考
农村发展与“基层政府公司化”
政府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伦理责任
中国农村研究
传闻和传说
小哥俩智救大熊猫
有关动物、植物化石
自然保护区
朱鹮
大熊猫科普
四川的骄傲
人类和我
四川惊现成片“植物活化石”珙桐
我国植物中的“国宝”有哪些
霸王龙简介
鱼龙简介
大熊猫
敲响中国保护资源的警钟
三角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