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文章最后以小松鼠自言自语地说的话“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结束了,但这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通过学生们的讨论,明白了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师:可小松鼠不明白呀!但你也别小瞧了小松鼠,到最后他也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它是怎么知道的呢?让我们小朋友也来动动脑筋,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学生们的想象力是那么丰富多彩,那么千奇百怪!
生1:小松鼠在花生地里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花生,心想:是不是鼹鼠偷了我的花生?就去找鼹鼠。见到鼹鼠,小松鼠就问:“你见过我的花生吗?我的花生被别人摘走了。”鼹鼠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没见过你的花生,可你难道不知道花生是长在地里的吗?”
生2:小松鼠在地里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花生。这时一只小兔子来了,问:“松鼠弟弟,你在找什么呀?”松鼠说:“我种的花生不见了。不知被谁摘走了。”兔子说:“你别急,我帮你一起找!”说着两人就找了起来。突然,小兔子想了起来,说:“小松鼠,我的萝卜是长在地底下的,花生会不会也长在地下呢?”说着他们一挖地,啊,好多的花生呀!原来花生和萝卜一样都是长在地下的。
生3:小松鼠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花生,心里越想越生气:还种花生干什么呀?就跑过去使劲拔花生的枝。小松鼠一拔,“根上一颗颗的是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花生。花生怎么和我玩捉迷藏呀?害我找的好辛苦呀!
……
看着孩子们一只只高举的手,一张张似乎写着“我想说”的小脸;听着孩子们稚气的,有时甚至有点含糊不清的表达,我分明看到了孩子身上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此时,学生已分不清自己是课文中的小松鼠还是现实生活的我了。
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课文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补充“空白”。这种口语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涵,做到了超越文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面试
- 春带来的勃勃生机
- 草莓
- 偷偷玩电脑
- 我受伤了
- 花瓶
- 电
- 游周洛
- 七色花
- 礼物是小兔送来的
- 快乐的假期生活
- 小泥猪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教室节的早晨
- 好孩子
- 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法的模型”
- 分析“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
- 服装销售之十要十不要
- 会展项目品牌化的形式要素及其应用
- 浅谈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指示性there
- 浅谈从金融危机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对药品营销伦理的思考
- 建国6O年来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回眸
- 论语用学与语义学及认知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 走出中小企业微博营销误区
- 网络服装销售探究
- 基于项集的动态客户细分群
- 保健品必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 《打电话》老师语录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半截蜡烛》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晏子使楚》美文欣赏二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半截蜡烛》重点字词的意思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二
- 《半截蜡烛》重点字音梳理
-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 《半截蜡烛》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