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5
让教育回归生活 让生活充满关爱──我教《借生日》一课
《借生日》是一篇新课文,讲的是小云过生日时,妈妈送一只布熊给她并祝她生日快乐,小云又把礼物送给妈妈。同时也把生日借给了妈妈,体现了母女的真情。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记得在刚接手这个班的半个学期,学生们常常为了一张纸、先喝一口水……而争吵不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从来都是别人关心、照顾着他们,而他们也理所当然的接受着别人的关心、照顾,他们的爱心也就被淹没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一定要让他们的爱心显露出来,并且发出热、发出光。
我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预设使之与新课程理念相融合,使整堂课焕发出清新、自然、淳朴的气息。但课后我却耿耿于怀,有喜有悲,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1、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在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是一个(
)的人。小云是一个(
)的孩子。”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课文,我想这是再好不过又恰到好处的切入点。然而,我却急着让学生去分角色朗读,不但没有良好的效果,还大大的浪费了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没有进行到底,是我失误最大的原因。
2、另外,在达到高潮的时候,我却浪费了难得的教学契机,错过了引发学生感悟课文学会思考的机会,还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孩子的思维,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读懂故事,从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尤其是从课文中产生问题,再回到课文中通过朗读找答案的方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4、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关心身边亲人的情感。
经过评课,在没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二课时,我以“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展开小组讨论。
孩子们的答案是完美的──“小云爱妈妈”“小云关心妈妈”……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知道对大人应该有爱心,我非常高兴。这时,我借此机会问:“以后在爸妈过生日时,你会怎么做?”此时一只只小手都高高的举起来:“老师,等我过生日时,我也把生日借给妈妈,把生日礼物送给妈妈。”“我把妈妈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她。”“我给妈妈买我最喜欢的东西。”……可透过这些手,我看到一个学生坐在那里,一声不响,那是我班生活条件最差的九令同学。我点了她的名字,她说:“妈妈说要在我过生日时,买一个文具盒送给我,可我怎么把文具盒送给妈妈呀?”我望着她那双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心沉了一下,“那你就送妈妈一句话吧,大人不一定需要礼物的。”她顿时眼睛一亮,“我知道了,我想说:‘妈妈──我爱你’”那声音,回绕在教室的上空,回绕在全体同学的心中,我终于使他们知道了爱。
为了使学生小小的爱心能充分发挥出来,我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了提问:“除了在生日时关心妈妈,还应该怎样做呢?”李若水同学说:“我要学会洗衣服,减少妈妈的劳动。”“我要帮妈妈洗碗。”“我要学会扫地。”“我还要关心爸爸。”王玮迪同学说。
是啊,生活中处处是教育,这应该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牢记的宗旨,应该坚持的教育原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家
- 美丽的秋天
- 秋天
- 小金鱼
- 我的爸爸
- 洗碗
- 游黄山
- 买书
- 秋天
- 文竹
- 难忘的教训
- 我的弟弟
- 茉 莉花
- 一张照片
- 中秋之夜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谈《四库全书》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太阳》
- 《火烧云》教学片段
- 《翠鸟》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 《灯光》教案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 《四个太阳》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