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9
《称象》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分析比较课后习题2中三对句子间的不同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教学思路:
在通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出课文的教学重点,然后通过实物演示和分析联想,落实教学重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出课题。
教课前,教师先讲有关曹冲的故事,使学生对曹冲的聪明才智有初步的了解,以此激发学生急于知晓曹冲小时候的故事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状态。接着板书课题,在引导学生审题中,向学生说明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曹冲的另一个故事——称象。然后启发学生:“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么大的象怎么称呢?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弄明白曹冲怎么称象的,他称象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二、展开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后复述故事情节。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
3.联系课文内容讲讲“又高又大”、“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等词、句的意思。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因人而导。
四、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学习情况,复述故事。
五、练习填空:
1.官员们想出来的办法一共有两个,一个是(),一个是()。第一个办法别的官员认为(),第二个办法曹操()。
2.曹冲称象的办法是()。
第二课时
一、对比分析,突出教学重点。
先指导学生把曹冲的称象和官员们的称象进行对比分析,在比较分析中使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高明之处。
要求学生读课文思考:
1.官员们想的第一个称象办法是什么?(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称)
这个办法好不好?(这个办法不好,因为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2.官员们想的第二个称象的办法是什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这个办法也不好,因为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大象活不成了。)
3.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曹冲称象的办法与官员们称象的办法相比较,谁称象的办法好?
(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曹冲称象既不需要造大秤,又不宰大象,这个称象的方法很科学。)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曹冲称象的段落,仔细分析曹冲称象的方法。
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讲出来。
第一步,大象上船,人在船舷上画线;
第二步,大象下船,船上装石头;
第三步,石头装到齐线的地方,然后分几次称石头;
第四步,把石头的分量加起来。
三、实物演示,让学生按曹冲的称象方法操作。
1.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这几句话:“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读后要求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把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与词句训练结合起来。
2.在学生理解以上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演示的程序是:先把小象放到船上,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接着把小象拿出来,把石头往船里装,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时,停止装石头,石头有多重,小象就有多重。
四、分析联想,深化教学重点。
1.读课文,联系演示操作,想想曹冲在称象中联系了哪些实物?(船、石头、水)
2.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实物想想,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在哪里?(水能载船,船上放了石头,船就会下沉,东西越重,下沉得就越多。石头是一块一块的,可以一块一块的称。大象在船上时,沿船舷画一条水平线,然后用石头代替大象,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这时称船上的石头,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3.请学生根据这个科学道理,讲讲怎样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促使学生把理解的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植树
- 春天来了
- 美丽的小区
- 我的四驱车
- 我的小猪存钱罐
- 我喜欢美丽的春天
- 金银花
- 未来世界
- 放风筝
- 小镇夜景
- 小鹰和小鸡学飞翔
- 比赛
- 动物奥运会
- 老师骗人
- 美丽的山
- (1989—1999)十年民间情歌研究述评详细内容(1)
-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问题浅析及改进措施
- 高师和声学教学(1)
- 中国高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润物细无声——浅谈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1)
- 向他者呐喊祈求的音乐心灵──贝多芬音乐的主体观探讨(1)
- 21世纪中国高速公路沿边景观设计的商业化审美研究
- 舞蹈中的语言艺术详细内容(1)
-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开播
- 高铁工程沉降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研究
- 六十年代出生的舞蹈创作群体详细内容(1)
-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乐坊”现象(1)
- “美声”在长笛教学中的运用(1)
- 论高铁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改造验收重点项目
- 论陶粒混凝土在路面桥梁施工中应用
- 《称赞》片断赏析
- 《风娃娃》教学设计之四
- 《风娃娃》第一课时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之三
-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 《风娃娃》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 《称赞》
- 《蓝色的树叶》
- 《风娃娃》教学设计之二
-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
- 《小柳树和小枣树》片断赏析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